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382|回复: 0

管理模式创新带来裂变效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1 13: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8-18 17: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特约记者 刘君启 通讯员吕冰 8月14日讯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不断创造奇迹的长城钻探公司苏里格项目部采访。
      7月28日,在采气作业一区3号站见到了区长郑义生。刚攀谈几句,便发现这个黝黑的东北汉子,与以往有了明显变化——叹气声少了、笑声多了。

      究其原因,郑义生给出了答案:以前80多口井,产量有一点波动,至少折腾3个小时才能查出原因。现在298口井,什么事情在电脑上一查,用不了10分钟,就能找到原因,啥事儿都在可控范围内。

      这样的变化源于项目部实施的自动化管理。2007年下半年,苏里格项目部开始推行单井和集气站数据远传系统管理,在这个基础上,又逐步增加了单井电子(图像)巡井系统,形成了一套井、站远程数据和影像传输自动化电子巡井监控系统。新的管理模式产生了生产决策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系数提高、劳动效率提高的多重裂变效应,实现了生产、效益双增长。

      自动化管理:解决开发规模扩大和人力资源短缺矛盾的出口

      在苏里格项目生产一线采访,听到这样一件事:

      2007年5月的一天,作业一区外输气量突然从日产110万立方米掉到105万立方米。作业区把仅有的6台车都派出去查找原因。当时80多口井分布在200平方公里的沙漠上,6台车把所有井都跑遍需要3个多小时,大约过了2个小时,车载电台回话,原因找到——一口井的管线裂了。

      一口井出了问题,需要跑遍区块才能找到原因。不仅影响生产,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为苦涩的是,在毛乌素沙漠腹地,这样的事在那段时间每天都有发生。

      面对不断扩大的开发规模和相对短缺的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劳动效率成为苏里格项目部干部职工最大的愿望。

      自动化管理无疑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它能对井、站、管网运行实施数据自动采集、分析、优化和要点控制;集气站可远程开关井;电子巡井、远程紧急关闭等功能,能够提升安全水平,较好地解决数据安全共享问题。

      换言之,自动化管理将对提高气田管理水平、精简组织机构、减少劳动强度、降低操作成本产生直接的效应。

      2007年下半年,苏里格项目部选择北京的三家技术公司同时在现场试验,开始摸索单井和集气站数据远传系统管理。通过现场试验,系统分析,项目部选择了北京锐步公司,开始推广自动化气田管理。

      在单井和集气站数据远传系统管理基础上,从2008年底逐步增加了单井电子(图像)巡井系统,形成了一套井、站远程数据和影像传输自动化电子巡井监控系统。目前,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已经覆盖4座集气增压站、1座集气站和373口生产井,实现了生产井站100%自动监控。

      新管理体系:管理模式简化,管理层次减少,操作管理规范

      通过两年来的实践,项目部的数字化软件应用到现场施工、实际操作、系统维护、资料应用、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了一套新的管理体系。

      建立了以中控室控制周边井的管理方式,打破了固有的油田地面建设规划方式。过去油田地面建设规划是按照油田规模建成若干个计量站,每个计量站都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单元,站内都要建值班室、计量间、库房等,都要配备站长、大班、小班等人员(约20人左右),气田建设也基本一样。而推行自动化采气后,气井直接进增压站或无人看守的阀组汇集后进增压站。气井的运行参数、单井计量、异常报警、现场监督等都实现自动化传输和控制,使每一个站的巡井人员减少了一半。

      建成了以中控室为中心的快速反应系统,形成了项目部、作业区、采气站三级管理模式。作业区按专业化统一管理,形成中控岗和维修岗为主的两个岗位,中控岗利用计算机对各项生产数据、参数、图像进行监控,配合计算机报警功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井上维修人员核实处理。这样,节省了巡井人员及车辆,形成了以中控室为生产指挥中心,以维修岗执行前端的高效劳动组织形式。

      建立了系统科学的操作管理规范,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针对新的生产和管理方式,项目部相应地制定了数字化监控系统操作规程和数字化监控生产管理办法,使现场员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推行数字化采气监控系统之后,实现了单井异常数据报警、24小时视频监控等功能。中控室人员通过鼠标就可以随时掌握现场动态,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系数和员工劳动强度。

      综合效应:生产决策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系数提高,劳动效率提高

      新的管理体系大大缩短了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时间,把苏里格项目部的生产管理人员送上了信息高速路。各种生产数据的快速查询,改变了传统的管理理念与工作习惯,提升了气田管理开发水平,实现了“高效、快速、简便”管理。

      推行自动化采气监控系统后,实现了单井、阀组计量、集气站等所有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监测、图像监视、数据阅览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监测,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所有采、集气现场的生产动态数据和图像全部传输到中控室,通过网络就能实时了解生产现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减少了大量中间环节,为第一时间处理问题赢得时间。

      新的管理体系使专业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随时可以浏览到单井及阀组的监控画面、实时生产数据,查询有关生产报表,及时掌握一线生产状况,确保发现问题后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处理措施,缩短了由发现问题到采取措施的时间,彻底改变过去延时的被动局面。

      建立新的管理系统后,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减少了各项生成成本支出。一方面,新的管理系统简化了生产管理机构,降低了巡井、维修工作量,减少了采气管理及操作人员用工总量;另一方面,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远程开关井等功能,大大减少了生产用车需求,降低了成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2-4 09:03 , Processed in 0.0573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