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品质源于技术 服务源于态度 这是阿什卡微信公众号的第496篇原创文章 首发于2018年3月17日 ▽ 作者:赵艳
流动单元的类型应反映渗流差异,而反映渗流差异的因素很多,如孔隙度、渗透率、渗透率与孔隙度的比值(k/f)、渗透率与砂体厚度的乘积(k·h)和渗透率与厚度的乘积与渗透率的比值(k·h/f)等,另外,从电性角度讲,尚有自然电位相对幅度(DSP)、自然伽马相对幅度(DGR)等。研究中最常用的是利用I和RQI参数用以划分流动单元。
渗流差异可以用每米采气指数或日产量来表达。每米采气指数定义为单位厚度、单位压差的日采气量。
首先统计FZI和RQI参数对流动单元进行划分。从图1、图2中可看出logRQI和logf2的相关性很差,很难划分流动单元类型,FZI累计概率曲线基本表现为一条直线,并没有出现不同斜率的几个直线段现象,说明只应用现有的资料,FZI法和RQI方法基本不适合该气田流动单元划分。
其次分析每米采气指数与各项储层地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渗透率与砂体厚度的乘积(k·h)、渗透率与厚度的乘积与渗透率的比值(k·h/f)、每米采气指数的相关性很差(图3)。
最后分析日产量与各项储层地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渗透率与砂体厚度的乘积(k·h)、渗透率与厚度的乘积与渗透率的比值(k·h/f)与日产量关系也很差(图4),但与自然电位相对幅度(DSP)、自然伽马相对幅度(DGR)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图5),相关系数大于0.7。
因此根据自然电位幅度差应用正态概率曲线法进行流动单元分类。一般地,在正态概率分布函数中,同一类型样品表现为一直线的特征,而不同类型样品由于具有不同的概率分布函数,因而在正态概率分布图上表现为具有不同斜率的直线段。应用具有产能数据的产层的自然电位幅度差值,进行正态概率分析(图6)。在 39个样品点构成的正态概率分布图中,自然电位幅度差值的概率分布呈现四段的特征。据此,将研究区储层的流动单元划分为四类(表1)。另外,将泥岩层作为第五类流动单元,其实质上为渗流屏障。
I类流动单元:自然电位幅度差大于13.5mv,自然伽马幅度差为22~29.2API,孔隙度为27~37%,渗透率为6.9~18.4,泥质含量为13~28%,单层试气日产量为2.81~4.16。
II类流动单元:自然电位幅度差为7.5~13.5mv,自然伽马的幅度差为14.9~25.6API,孔隙度为26~36%,渗透率为2~111.4,泥质含量为4~47%,单层试气日产量为0.64~2.16。
III类流动单元:自然电位幅度差为4.5~7.5mv,自然伽马的幅度差为8.5~20.2API,孔隙度为28~42%,渗透率为4.6~20.9,泥质含量为12~42%,单层试气日产量为1.14~3.86。
幅度差为11.6~17API,孔隙度为27~43%,渗透率为2~20,泥质含量为20~53%,单层试气日产量为0.3~1.1。
(关注微信号 每期早看到↘)
--------------版权声明--------------
阿什卡原创文章 转发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