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品质源于技术 服务源于态度 这是阿什卡微信公众号的第488篇原创文章 首发于2018年3月1日 ▽ 作者:胡光义
电视剧《红高粱》中女主角九儿被贪财的老父逼迫嫁的丈夫是一位麻风病人,也是单家酒坊的当家人,名字叫“单扁郎”。
“单扁郎”确有其人,却并不是九儿的丈夫。我小时候常听他的传说,武林高手、高官望族...高密当地人无人不知。
这次春节回家,特意寻访了当时的那一大片青砖瓦房。虽然已经物非人是,不见当年踪迹,但查阅了一些史料,渐渐理出了“单扁郎”人物演变的历史脉络。
单扁郎“习武斗须”的传说 高密历史上诞生过晏婴、郑玄、刘墉这“三贤”,但高密百姓知道这三人的并不多,而单扁郎确是妇孺尽知,也许是距离老百姓生活太远,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不知道单扁郎的人却很稀罕,几乎可以说不知单扁郎就不算高密人。晚清民国时期,张、王、李、单、傅为高密五大家族,单氏家族更因单扁郎而名闻遐迩,似乎单扁郎就是单氏家族的代称,所以《红高粱》中以单家为背景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就要从“习武斗须”的传说开始说起。高密人口口相传,说在清末时候,单扁郎是城内有名的美髯公,其胡须黑、浓、硬、亮四美皆备,是一富裕的大户人家的当家人,日日习武不辍。话说高密东北乡夏庄也是一习武之乡,夏庄一徐姓老叟,是开豆腐坊的,每天用手推车进城买豆腐。一日,单公闻听老者美髯不亚于自己,于是设法约徐叟去比须,结果徐叟之须虽花白但却是入水即沉,单公之须浮于水上,单公心中不忿,对徐叟百般刁难欺凌(一说单扁郎用手一把撕掉老叟胡须),致使徐叟蒙羞忍辱回家后因气得病身亡。过了不久,单公扁郎遇刺,头和半边膀子被一刀劈下、带走。夏庄徐叟有五子,个个武功高强,如狼似虎,有理由怀疑是徐叟五子寻仇所为。真相到底如何无人能说清,当然,对于上百年来的“吃瓜群众”来说,看热闹的不怕事大,宁可信其有。
由于肢体残缺,故单公殡葬时,只好铸一金头银臂代之,其女抚棺痛哭:金头、银头,不如俺大(老高密城人多称爸爸为大大)的肉头,由是日日出殡九九八十一天,世人最终不知装殓其金头银臂的棺木到底葬于何处,直至今天也没有破解这个上百年的谜团。
从这个传说可见,此扁郎非《红高粱》故事中彼扁郎,更没有患上麻风病。
这是我对《红高粱》故事中人物的解读,然而,进一步的史料说明有关单扁郎这个名字的来历却远没有那么简单。
单边郎报国戌边的故事 “习武斗须”这个冤冤相报的故事,使单扁郎的知名度几何倍数发酵,在清末民初乃至建国以后广为流传于高密民间。
其实,根据地方志记载,上述传说中的单扁郎,实则是史料中的单边郎的后裔,期间差了从明末到清末整整二百多年,繁衍传承了若干辈!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单边郎又是怎样呢?单边郎的谱名叫单崇,字景姚,号郑窑,明代北隅尧头村人(同“窑头”,今隶属高密醴泉街道)。生于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殁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五月十八日,享年64岁,官至大明户部郎中。明清两朝政府为大部制,全国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原则上由皇上直接管理。六部第一长官是尚书,副职一般两名,即左、右侍郎,部级以下为司级,司级正职就是郎中。户部管财政、民政等事务,掌握全国经济命脉,位置略逊于管人事的吏部。户部的郎中一般设10余名,分管两京13省财政、民政,太平时期分管京城的户部郎中位置重要,单边郎时期,恰是内平李自成、张献忠暴动,外伐满清入侵的大动乱时期,所以辽东司是大明户部最重要的一个部门,单崇最高任职就是户部辽东司郎中。辽东司、云南司、贵州司等部门是管理边疆财经民政事务的,故其长官俗称边郎,推测“单边郎”由此因官职而得名。
万历四十六年,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宣布对明朝“七大恨”,并正式反叛明帝国宣告独立,进而武力挑衅朝廷。明廷派兵镇压失利,再派熊廷弼前往辽东督师,朝廷急需精明强干的大臣管理辽东战区的后勤军需,内阁诸大臣和户部一致推举单崇就任督饷郎中。
其时,明帝国在辽东重兵云集,每岁粮饷数以亿万计,单崇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赴辽东后夕惕若励,深恐辜负朝廷厚望,他“谨怀策命之重,殚心会计之书”。尝自言:“天平不敢欺天,砝码不敢违法。”平素悉心研究如何督好粮饷,将研究心得写成《饷政考》二卷。在任辽东司郎中期间,是单边郎最有政绩的时期。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单崇之母张太夫人去世,按照朝廷惯例,单崇应回高密守孝三年。辽东经略熊廷弼认为单崇督饷十分得力,是辽东战区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欲疏奏夺情暂理”。单崇经反复权衡,认为此时还是回高密为母守丧为宜,遂向熊廷弼极力陈情方罢,熊廷弼无奈与单崇挥泪道别。离任时,“士卒遮道泣留”。
三年守孝期满时,大明朝廷已呈宦官乱政之势,单公遂绝意仕进,在以后15年的晚岁生涯中,边郎一直在高密赋闲并在县城盖了新房子,亦耕亦读,诗书传家。他在高密城东北设立通德书院,广育英才,以文会友,“四方之士多考德而问业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