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现在储层预测过程中对地震资料的质控越来越严,因为大家都已意识到地震资料品质直接决定了储层预测成果的预测能力与可靠性。
采集脚印(footprint)本意是地震资料采集的专业术语。如果引申一下,对于储层预测而言,“采集脚印”可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所有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过程中形成的“脚印”都叫“采集脚印”。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能量、频率、静校正量的空间不一致性(指不能正确反映地下地质情况),都会在反演结果上存在强裂的印迹。
1、质控地震“采集脚印”的万能方法
为了快速的质控并发现地震资料的采集脚印,分时窗提取均方根或频率分析非常有效,在多个储层预测项目中,屡试不爽。具体原理如下图:选取时窗1与时窗2的平面能量或频率属性进行对比,看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这个时窗一般需要稍大些,比如500ms,纵向上就可以将0-6s分成多个时窗,再分别分析不同时窗的相关系。
我们将平面图对比可以发现,时窗1中能量强的地方,时窗2能量就弱。这个会是正常地质现象吗?时窗1与时窗2的地质年代至少相差数十个百万年,地层厚度横向变化不大,是正常地质现象的可能性较小。(在此没有展示井上的证据,有疑虑的朋友可以来文讨论)
为什么这样?
做过地震资料处理的朋友知道,保幅目标处理过程中,地表一致性处理(振幅补偿、反褶积)在炮集上会选择一个时窗(如下图),再进行炮域、检波点域、CDP域(相当于叠后横向能量)或者偏移距域(有专家认为此域处理不保幅)的处理。 简而言之,时窗1与时窗2有可能会位于同一个统计时窗中,如果时窗2中地震能量横向本身是一致的,而时窗1中由于地质异常存在横向能量的不一致性,那么由于一致性的处理,时窗2的能量是不是也会发生变化?
2、四个典型的“采集脚印”
(1)覆盖次数不均造成的脚印(2)地表有障碍物变观造成的脚印
(3)地表条件不一致造成的脚印
(4)海上不同航次(不同时间)造成的脚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