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968|回复: 8

[职业规划] [随感]奋身一跳何关中年危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8-2-5 10: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首先声明一句:本文绝非消费死者。我本人在十几年前也曾多次有过自杀念头,所以既不会武断到轻视死者的求生与求死的挣扎,更不会无端要拿死者来说事儿。

    下面就是正文。

    正文想说的,就是现在都把中兴这一跳跟中年危机建立一个概念联系,然后好像就会有人需要为中年危机负责或者埋单了,而现实也许冷酷却绝非概念这么简单。我不知道中兴这件事的任何情况,只是从朋友圈的信息周转中看到几个词,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事儿是不是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所以,我想谈的是中年危机困局和自杀困局。

    就我看到的朋友圈的零散信息来说,中兴这位中层管理者是一位标准的时代成功人士,年薪过百万。所以我看到的分析中也都在强调他死后带给家庭的压力之大(甚至只是说他如果被裁所面临的压力之大)。

    但是,我不能认同这种猜测:压力之大,人就必然向自杀迈进。这不符合逻辑:比这更艰难的生活在中国是更多家庭的实际状况,比这更大落差的从盈利到巨额亏损在中国是很多企业老板的实际状况。比他处境更艰难和落差更大的人都没有高叫着“中年危机”而赴死,凭什么他就可以以“压力”为由,好像逻辑上都通顺了呢?

    我个人觉得,并非他做了什么对的事儿,而是他作为一个打工者的身份让他博得了现在网络阅读主体的普遍同情(和移情),很多人因此产生了联想和带入,就会觉得我们也曾经面对这样的困局无法自拔,我们也需要一个无言的悲怆来表达我们的哀愁。所以我认为,“中年危机”云云更多的都是“还活着的人”寻求谅解和救赎的通道,是一种对于现象的过度解读带来的副产品。

    自杀者对于现状的绝望,并不需要“中年”,什么年龄段都会发生,而且也比较容易发生在一类人群中(这件事我们稍后再细说)。

    相反,生活上毫无追求的人,他们一直都在绝望、都在抱怨,却鲜有自杀倾向者。我不想举例子,但是你们看看身旁都能找到一批这样的榜样。他们总是告诉你们命运的安排或者时势的差错,他们总是跟他们的成功仅仅有半步之遥,他们跟成功者也常有数面交情,他们不断的放大着各个方向的阻力对于他们决策的干扰作用,然后让他们的成败都归于“客观因素”。

    是的,人会遇到“中年危机”,但是这个词本身就存在着很多方向的歧义,在不同人群那里甚至真正的指向可能差之万里。

    我举一个对比的例子。如果是一个长期在从事家政服务一线工作的人或者餐厅打扫的人,他的中年危机最大的成分是老人渐渐需要医疗、孩子渐渐需要教育,而他的薪水却没有跟上他的生存需求。而如果是一个年收入跟我相仿(更不必说年收入过百万的人群),他的中年危机最大的成分极有可能是自我超越、时间成本和事业规划的冲突。因为对于后者这类人群,他们早就已经度过了温饱线困境,即便说暂时没有工作机会——就像我去年下半年一直没有找工作——也不会真的让生活瞬间跌入谷底,况且就算是跌入谷底也不会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奋起而换回一份温饱。真正拉动内心挣扎的更多可能仍然是觉得生命开始重复,而且是自己定义的“无意义的重复”!

    换言之,价值观会随着人的境遇而变迁,他们心中最大的困局也随着价值观的积累而改变。

    那么说说我自己面对的可能也可以列为“中年危机”之类的东西罢。来“科吉思(Colchis)”工作,对我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

    其中一个最严重的挑战就是我选择了已经离开五年的“石油软件和技术咨询”。我之所以会把这个重复列在这么高的位置,是因为我的个性之中一直都不希望自己看清楚自己的未来——“一入职就知道自己退休是什么状态”是我最最受不了的感觉。所以,我需要的是从一个熟悉的子行业中翻出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保持自己对于一个相对熟悉业务的陌生感和探索欲。

    另一个就是对于选择的担忧。我不认为这是“中年危机”,而只能认为是职业规划中的成本与机遇的权衡上面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一定要说,的确是我的时间成本考虑会因为进入中年而焦虑感加重:我能承担得起的失败次数肯定比年轻时要少了很多。毕竟任何选择都存在着机遇与风险的并存,只是年轻时代相对来说更输得起,现在的投入就更加需要自己来说服自己去义无反顾。很决绝的放弃掉很知名的油企和很知名的油服在G&G方向的角色之后,我需要的就是劝说自己“宁可负重,不要重复”!

    我觉得这两样东西都有典型性。不愿意重复,是很多人的生命梦想,所以才有了《groundhog's day》这样的电影。选择焦虑也是人有了多种可能性的时候最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的基本反应。很多人都曾经经历过跟我一样的处境和感受,我觉得这是人生都会经历的东西,只是在具体的情节上可能会有些差异。大家无论因为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而有了这种感受都说明他们逻辑上(概念上)的“中年危机”是存在的,但是并不足以直接关联到自杀上来。

    自杀困局其实并不发生于外部。

    2004年我面临自杀选择的时候也跟中兴这个人差不多。现在可以认为当时最大的问题是:自我评价落差。在进入开发这个小阵地以前,我一直在做勘探方向,无论在地质还是在地震反演方向都有了一定的口碑。那么突然遭遇到同行的强烈质疑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我是不是真的选错了路”的自我质疑。中兴这个人,我没办法帮他去复原整个心路历程了,只是担心他会不会产生了一种更强烈的“当初要是不选择中兴就好了”的自我质疑之感,因为我在面对困境无法说服自己的也是“要是不选择进地质建模就好了”。随着这种自我质疑的强烈感觉,还会派生出一种奇怪的幻想,那就是“如果当时是选择了另一个方向,XXXX”跟现在的落差感就直接开始放大了。我觉得自己当时被陷入自杀困局的直接诱因就是这种“如果去了Apex”和“现在在ESSCA被抛弃”之间的自我评价落差所造成的,真心跟外部环节关系不是特别大,只能说是自己当时陷在了一个心理上的闭锁状态走不出来了,尤其对不上什么“中年危机”这样的标签。就算别人觉得我处于中年危机才引发了一系列的自杀倾向,那也是别人把我的年龄因素想太多导致的。对我而言,当时最成问题的是没有了自我定位的基础,没有了归零的心态。

    不过,我一直都非常感激这样一段心理着魔的体验。因为这中间真的让我第一次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也第一次理解了怎么排解年轻人的职场压力或者情场压力,也帮助自己在以后的几次归零中有了收放自如的应对。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都曾经设想过自杀,所以自杀并不是一定要回避的话题。但是应该避免的是把每一次自杀的归因都概念化的向一个客观方向去引导,因为那会泛化自杀理由,而并不利于我们自身的心理建设。自杀的人,或者尝试过自杀的人,都比我们思考过自杀的人要勇敢和决绝,他们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只是他们在自我心理建设方面、心灵沟通方面、心灵疏导方面比我们还有更长的路需要探索,把他们的勇敢和决绝放在归零心态上也许就是更令人效仿的榜样了。因为不肯归零而走向心理回路闭锁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我真的这样觉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09: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Untitled 3.png

    Untitled 2.png

    这是我在某网站摘录的一个上市油公司的业绩信息。这家公司在2014年底的总市值170多亿,经过三年的运行,总市值高达83.5亿。什么概念?大帐来说,相当于每年搁进去30亿。或者说不停不停的融资投资,最后资产缩水52%。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大股东、实际持有人,你怎么想?你觉得你的日子会比中层管理者因为公司业务调整而裁员更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22: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 发表于 2018-2-6 09:24
    这是我在某网站摘录的一个上市油公司的业绩信息。这家公司在2014年底的总市值170多亿,经过三年的 ...

    就在今天一天,这支股下挫10%,报收3.32。

    Screen Shot 2018-02-06 at 10.26.54 PM.png

    我想说什么?

    昨天的83.3亿市值今天就剩下75.2了,一天之内蒸发了8.3亿!如果是你的钱,你作何感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22: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有幸上股票网站去查看了两眼散户们和水军们的讨论,主题荒诞到了曾经身处其中的我觉得他们讨论的事情好像来自一个童话。

    肯定外部的人很少有谁知道一个公司的董事长其实并不一定是这个公司的负责人。但是不是有聪明的散户发现这位董事长只持有该公众公司的四万股股权了吗?从公开资料来看,75.15亿除以3.32就是22635542167.5,保守估计董事长先生掌握着这家公司的五万六千五百八十八分之一。开董事会的时候这五万六千五百八十八分之一的投票能在其中听见比散户大的动静吗?谁相信用13.28万投入就可以掌控75.15亿的资金运转吗?

    再说一个公布过的事实。虽然这家公司自从任用董事长以来没有换过,但是进入公众视线的CEO应该已经经历了至少三个。什么意思?一个运行三年多的公司,就算是不算上偷偷任用的某些管理人员,CEO也几乎是这个公司最高危的职业了。还没有哪个CEO实际掌权超过过二十个月,所以也不用担心新上任的CEO会有超过一年以上的公司规划。

    这些,哪一点不比中兴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2-2-17 14:52
  • 签到天数: 247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8-2-7 09: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老师的结论是这支股值得做空吗

    点评

    我有幸曾经服务于这家公司,所以不便于评价更多,现在都是拿公开数据说话。  发表于 2018-2-7 1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2-7 10: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大家罗列一家新兴私营油企的账目,当然不能从“市值”来计算,更不能用“投资额”来代替“利润额”,我们真正需要跟大家说的是两件事:一、人生从来都不是用来比的,不比福、不比惨;二、并非真的像我们的政治教科书那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生感悟常常与经济并不相关,人生境界更不是靠经济基础铺垫出来的。

    第一点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

    第二点我们先举一个例子:



    在经济上很多人都比画上这个人更值得骄傲,因为他只活了37岁,成年之后基本上是靠弟弟救济活着,在世的很长一段时间被人认为是一个发疯的可怜虫。所以他也是自杀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他可能真的不是因为经济而建立了他自己的“上层建筑”,而且他的“上层建筑”长时间处于别人认可的低谷才最终导致了他对于自身价值的否定。

    对自身价值的否定,比起贫困或者窘迫更容易造成人的自杀倾向

    接下来,我们应该讨论一下公司评价和公司价值评价,也许真的需要点点科普文来引路了。

    0120000003334111623850436829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1-1-15 15:18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8-2-22 08: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一他说被自杀呢?那又如何解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09: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里情怀 发表于 2018-2-22 08:53
    万一他说被自杀呢?那又如何解读?

    “被自杀”我们可以认定是两种问题:一种是公检部门不作为,一种是媒体不作为。这件事可能无关死者本身,但是肯定是更大的不作为导致的暴行,只是在技术论坛我们仍然以讨论个人行为和个人技术为核心,不继续延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12-23 08:49 , Processed in 0.06315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