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品质源于技术 服务源于态度 这是阿什卡微信公众号的第467篇原创文章 首发于2018年1月7日 ▽
如果在宇宙里找一样最奇怪的东西,那就是人类。
人类信仰、文化、认知千差万别,却不约而同地对天空充满憧憬。相信在那里,有一个更美好的所在,那就是天堂(中国人叫天宫)。
1968年,阿波罗8号绕月旅行时,博尔曼在10亿人面前玩起了直播,他的关键词是“广袤”、“寂寥”、“望而却步”。后来,宇航员们看见一颗蓝色星球冉冉升起,那就是地球。
宇航员们被她的美丽所震撼,也被她的温柔所感动。
真的上了天,人类才发现,所谓天堂,其实一直在我们脚下。
而天上,随处可见地狱般的存在。
不过,如果穿越到44.5亿年前,他们看到的不会是那个天堂般的家园,而是比月球更令人望而生畏的炼狱。
那是一粒灰不溜秋、红不拉几的球。你看到的颜色,是外层气体的颜色。
在翻滚的脏云中,会闪出一些光,亮白的是闪电,亮黄、亮红的是岩浆。
是的,那时的地球,岩浆翻滚,污霾蔽日。
那是因为,刚刚形成的地球炽热暴烈:放射性元素释放的热量是如今的5倍,可以说是一个超大的核反应堆;物质刚被压缩成地球的热量尚未散尽;小行星乱飞乱撞,巨大的动能转化为热能…
这里,是地球的冥古宙。整个地球处于熔融状态,十分活泼不可爱。
元素在火乳交融中,慢慢分层。分层规则很简单:重的向下,轻的向上。
所以,偏重的铁和镍沉向中心,形成一个以铁为主的地核;轻一些的硅酸盐围绕地核,形成了地幔;更轻的硅酸盐就浮在最上面,后来冷却,成了地壳。
啥叫硅酸盐呢?硅、氧这俩坏小子,喜欢乱撩铝、铁、钙、镁、钾、钠等各种姑娘,这些姑娘与硅和氧的化合物,统称某女郎,哦不,硅酸盐。
这个分层的过程相当长。有多长呢?18厘米?不,几十亿年。到现在也还在继续。因为,地球是活的,内部不停地在流变。
如今,地球内部是这样的:
地核半径3480公里,分两层。
外核厚1742公里,含80%的铁,混杂着镍、硅、硫等。内核基本全是铁。
内核是固态。为啥最火最热,反而是固态呢?据分析,可能是身为核心,压力太大所致。
内外地核之间,有一个过渡带,大概厚400公里。
地幔厚2800公里,主要配料是非常粘稠的硅酸盐。有多粘稠呢?你用手指一捅,手指就没了。
这是由于高温,导致硅酸盐不能老老实实地保持像石头那样的固态,而温度又没高到让它完全熔化成液态。所以,就搞成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存在。
地幔也分两层。包着地核的是下地幔,厚1920公里;外面裹着上地幔,厚950公里。
上地幔里,有一部分熔融物质,也就是岩浆。
最外面,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地壳了,平均厚17公里。可以说相当薄了。
目前,人类用的矿物、材料、食物等所有资源,都取自这层薄薄的壳…的外层。
整个地球的温度,是外冷内热,逐渐过渡。地核温度最高,外核4000—6100℃,内核6300—7000℃。
说到温度,顺便提一句:虽然万物颜色各异,但不管什么东西,温度高到可以发光时,它的颜色就由温度决定。
一些图片为了表示地核的高温,把它弄成亮红或者亮黄色,其实,这个颜色只是岩浆的温度,也就是700-1200℃的颜色。
所以,真实的地球剖面应该是这样的:
说到这里,咱俩情不自禁产生了一个疑问:
人类目前最深的井只钻到12262米,还不太直,连地壳都没钻透,怎么能知道地幔、地壳的结构和配方呢?
那得从一场灾难说起。
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里氏7.8级,死亡几千人。
在克罗地亚,有个气象学、地震学家,叫莫霍洛维奇。他听说这场灾难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观测地震、利国利民。于是他建了一些地震台,用来测地震波。
1909年,盼望已久的,对不起,避之不及的地震果然就在克罗地亚发生了。他拿到地震波数据,算来算去,发现:地震波在地下大概54公里处,速度突然猛增。这说明,地震波遇到一个边界,从岩石进入另一种物质。
等等,刚才不是说,地壳厚度17公里吗?54公里是什么鬼?
17公里是平均厚度。总的来讲,海洋比较薄,平均不到万米;大陆比较厚,平均大概40公里。高山、高原地区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
莫霍洛维奇测的地方,就是54公里。地壳和地幔边界,是老莫代表人类首次发现的,所以这个边界就叫莫霍面。
从此,人类知道了:地壳下面的东西不一样。但究竟有啥不一样?不知道。
不知道不要紧。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离知道不远了。
莫霍面的发现,勾起了更多人的好奇心。装备控、数据控纷纷登场。
美国人伍德的地震仪风靡全球,地震监测蓬勃发展,后来竟然出现Transform这样的微地震监测技术,监测数据越来越可靠。
被希特勒搞得受不了,跑到美国的古登堡,沾了这些地震技术的光。他拿到全球的地震数据,发现一个规律:地震波在地球上有阴影带。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都有自己的阴影带——也就是到不了的地方。
啥意思呢?如果地球的材质都一样,那么,地震波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均匀地扩散、减小,但不会突然消失,或者突然变速、转向。
这很好理解,光也是一种波,手电筒射出光,会随距离增加而扩散、减弱;从空气射入水中,就会转向(偏折)、减速;遇到水里的一块冰,就会被反射、折射、投出一个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