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617|回复: 0

国际油价的幕后推手(上):英美套路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12-25 14:26
  • 签到天数: 33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7-10-22 22: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国际油价是对国际形势变化的直观反映,其变化原因往往不是我们平常听说的那么简单。威廉•恩道尔的《石油战争》提供了一个看待百年世界史的独特视角。他揭露的蛛丝马迹和对事件逻辑的解释有时令人倒吸一口凉气,有时又令人拍案叫绝。其中的两大核心思想是牵动台前木偶的线,而英美金融和石油集团始终是幕后的手。
    (1)       地缘政治博弈
    麦金德1904年提出的“陆权论”思想:“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中亚及其北部);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欧亚非三大洲);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

    与马汉提出的“海权论”相对,哈尔福德•麦金德的理论认为当一个大陆强权在陆地不受其他挑战,并且拥有足够资源以建造舰队时,就足以击败海洋强权(英、美)。没有这两项条件,海洋强权就能胜过陆地强权。这也成了英美精英阶层心中萦绕的长鸣警钟,百年以来持续不断地对德国和俄国对心脏地带的控制加以干涉破坏。
    (2)       经济利益垄断
    控制全球主要的石油产地,维持美元的绝对权威,保持伦敦和纽约如左右心房一样左右着世界的脉搏,IMF和世界银行是其意志的执行者。世界上任何试图开发自身资源,独立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元之外的地区,任何威胁美英称霸的国家都会遭到金融、政治或军事方面的打击。
    以下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国际重大事件的梳理,无不显示出英美金融—石油利益集团的默契配合,利用石油和美元将全球的财富收入囊中,而对规则挑战者和霸权威胁者逐一绞杀。

    1 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美元大行其道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终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美元迅速贬值,世界主要货币从此陷于永不停歇的波动当中。为了重塑强势美元,1973年5月在瑞典的索尔兹约巴登,彼尔德伯格俱乐部成员描绘了OPEC石油收益将出现四倍增长的前景,该组织始于1945年,成员均为英美顶尖政界顾问、银行及石油公司董事,美国历史上权利最大的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地缘政治专家布热津斯基都是其中的常客。
    英美情报机构在关键信息上的有意误报引导埃及和叙利亚于1973年10月6日入侵以色列,点燃了“赎罪日战争”的硝烟。而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反应在基辛格“穿梭外交”的引导下发展为石油禁运。半年前彼尔德伯格俱乐部计划好的“石油危机”在1974年1月应验,油价由1973年初的3.01美元上涨到11.65美元。
    在这一让全世界陷入经济崩溃和巨大通胀的石油危机中,沙特接受了美国顾问的建议:将巨额石油利润投资到“正确的”英美银行;埃克森超越通用汽车成为全美营业收入最多的公司;壳牌和BP冒险投资的北海油田得以获得优厚回报;其他姐妹公司也赚得盆满钵满。与此同时,欧洲和发展中国家因进口石油产生的赤字也增长了接近4倍,大量破产和失业导致多国政府倒台。
    1975年,美国陆续与沙特等国际石油输出大国签订协议,确定美元为唯一的石油结算货币。美元脱离黄金,挂靠石油,更牢固地攥住了世界经济的心脏,造成了全球整体财富向极少数国家转移。
    2 围追堵截,斩断核能嫩枝
    不甘沦为美元附庸接受美国征税的国家不得不考虑开发核能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欧共体1975年计划到1985年在欧洲大陆建立160~200座核电站;法、德、意,甚至刚刚摆脱佛朗哥四十年独裁的西班牙都提出了各自的核计划;伊朗、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等国与法、德、日达成核技术出口意向。
    而英美石油利益集团必将剪掉各地含苞的“核玫瑰”。
    大西洋利奇菲尔德石油公司赞助的“地球之友”组织在西德、法国煽动反核运动,阻挠澳大利亚与日本签订的供铀协议。借助大西洋利奇菲尔德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和其他英美公司提供的资金,成立环保组织、研究所,赞助抗议活动,召开联合国环境大会,收购媒体,策划政权更替等途径开展大规模的反核攻势。
    1976年8月基辛格本人对法国和巴基斯坦施压,声称其有“发展核武器的野心,使巴基斯坦成为恐怖主义国家”,并在1977年操纵齐亚•哈克将军发动政变推翻了布拖政府,迅速投入华盛顿的怀抱。1978年伊朗制定了与德法合作的世界上第四大的核计划,同年与英国的石油开采协定谈判破裂,英国开始拒收伊朗石油产品,向伊朗安国插煽动者并通过BBC散布反政府言论、宣传霍梅尼,鼓动石油工人罢工,英美最终迫使国王于1979年1月逃亡,霍梅尼掌权后搁置了伊朗的核计划。
    美国甚至在自家门口导演了一出核泄漏事件:1979年3月28日,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镇的三里岛反应堆的主要阀门被非法关闭,冷却水不能进入蒸汽发电系统,随后应急系统自动停止了核裂变,但是一个设备操作员违反程序,关闭了进入内核的冷却水,使反应堆再次陷入危险。在事件前一天才成立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控制了所有消息,疏散了周围群众,使事件在媒体猜测下恐慌性发酵,进一步增加公众对核能危险的歇斯底里。
    在石油利益集团的干涉下,最终各国核计划大多遭遇流产和消减。
    3 第二次石油危机,瘫痪第三世界
    1979年1月,在英美的封锁下,刚刚经历政权更迭的伊朗对世界每天300万桶石油出口突然切断;同时沙特诡异地每天削减了200万桶产量,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由一年前的14美元飙涨至30美元。
    为了应对石油危机造成的通货膨胀,英国率先开始金融休克疗法。1979年5月撒切尔当选,她的顾问们说服她采取减少货币供应和提高利率的方法控制通胀。贷款成本的飙升导致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人数在18个月内翻倍,接近20%的利率使得大型基建项目不可能盈利而陷于停滞。当年10月,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推行同样的紧缩政策,从此美国再也没有新建核反应堆;各主要工业国家的基建费用下降了一半。
    至于杂货店老板的女儿如何走上权力巅峰和影响世界?早她3年当选美国总统的花生农场主儿子吉米•卡特就是她的范本。被基辛格、布热津斯基、沃尔克及各种顾问所代表的金融石油利益集团操纵的软弱形象,导致国内经济萧条,国际关系紧张,未能获得连任。继任的前好莱坞演员罗纳德•里根政府里充斥着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的信徒,继续执行沃克尔的休克疗法。
    这也就使得英美在竭力遏制通胀时,绝口不提油价上涨140%对生产、运输、生活成本的影响,BP依然以36美元/桶的价格贩卖北海的石油。撒切尔—沃尔克政策直接触发了20世纪80年代的第三世界国家债务危机。
    4 强势逼债,洗劫第三世界
    1974年之后,发展中国家为了弥补石油赤字,大量借入美元,适用当时并不引人注目的浮动汇率制度条款,这也就导致了1979年利率冲击一开始,欧洲美元的利率就从1978年的7%,增长到1980年的20%。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1300亿美元,激增到1982年的6120亿美元,第三世界的偿债能力彻底崩溃。
    为了打消债务国拒绝还贷的念头,同时转移国内对经济滞涨的注意力,1982年4月撒切尔政府发动了针对第三大债务国—阿根廷的马岛战争。3月份美国副国务卿向阿根廷政府表示不会介入英阿争端,但战端一开便出尔反尔,转而支持伦敦的行动。
    1976年就职的墨西哥总统波蒂略,利用本国的石油遗产,已经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日渐强大的墨西哥令美国如鲠在喉,决定将其摧毁。1981年《纽约时报》率先发出“墨西哥比索将贬值”的信号,《华尔街日报》等竞相转载。有深厚政府背景的“探索国际”咨询公司,在1982年初大肆宣传墨西哥经济行将崩溃。波蒂略实行严格的紧缩计划,试图阻止资本外逃,但承受了国内外金融势力的巨大压力,2月19日无计可施的波蒂略政府只能宣布比索贬值30%。这使得借入大量美元的墨西哥企业无力还债、一夜破产,国内通胀加剧。这给了英美银行充分理由继续缩减贷款计划,并对旧债不予延期。同年8月,墨西哥已耗尽全部外汇储备,资本外逃达760亿美元,外债总额820亿美元。波蒂略总统在10月的联合国大会上劝说全世界国家联合起来,阻止金融高利率和原材料价格暴跌的盘剥,共同商议出一个债务解决方案。尽管英美经济也在严重下滑,然而华尔街和金融城的大亨们更具影响力,拒绝折中。他们让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充当债务追讨者,将凡尔赛赔款以来最严苛的债务追偿条款强加给每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他们警告债务国要继续获得贷款第一步必须大幅削减国家预算,实施货币贬值;第二步将超期利息变成欠款总额;第三步将企业外债变为政府公债,风险从私营银行转嫁到纳税人。
    这期间,拉丁美洲没有得到一分钱,反而使债务数额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86年债务国共偿还债权国6580亿美元,而他们的欠款总额竟从4300翻倍为8820亿美元,大量资本逆向流动,从第三世界流向第一世界。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秘鲁、印度、波兰、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的财富被洗劫一空。
    5 30美元平台
    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几个月内全球原油产量下降6%,国际油价借着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势在1981年初逼近40美元/桶,由于全球的经济滞涨和债务危机,石油需求下降,沙特阿拉伯削减了四分之三的产量,才稳住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
    6 瘫痪前苏联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食品进口国。此时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粮食。1985年华盛顿说服沙特恢复产量,进行“反向石油冲击”,国际油价暴跌,从30美元降至10美元/桶;苏联不得不把可用的石油全部出口换取美元,而减少了对东欧华约卫星国的支持,影响力也一落千丈,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美国解冻战略石油储备,沙特阿拉伯又一次将石油产量提高了3倍。连续6年的低油价使苏联外汇收入难以维持粮食进口和偿还外债,国内物资匮乏,经济无以为继,当年年底苏联完全解体、独立为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白俄罗斯3、乌克兰14、俄罗斯11)、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9、拉脱维亚8、爱沙尼亚4)、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6、塔吉克斯坦7、吉尔吉斯斯坦12、乌兹别克斯坦15、土库曼斯坦13)、外高加索三国(阿塞拜疆2、格鲁吉亚5、亚美尼亚1)、摩尔多瓦10。

    1992年开始“休克疗法”在苏联解体后各个共和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中遍地开花,俄罗斯在IMF的指示下,取消对外汇交易的控制,货币自由浮动导致卢布大幅贬值,原材料以国际价格出售,国有资产以极低价格私有化,期待中的资本主义繁荣实际上是灾难,人民陷入赤贫,工业生产遭到腰斩,经济命脉集中在寡头手中。
    1994年乌克兰也遭遇同样的改革,并被IMF和世界银行要求解除对农业的管制,“欧洲粮仓”沦为乞丐。
    至此,与美元经济隔绝七十余年的腹心地带,被一波西化浪潮冲击得一贫如洗、支离破碎。


    (来源:金正纵横)

    【提示】文章链接 (点击可查看下文)。若想获取更多国内外油气最新技术及装备信息,请关注金正纵横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金正纵横(或jzoilgas)。若有油气相关问题待解决,请找“金正纵横咨询顾问”,微信号:jzzhguwen。
           联系电话:010-58486398
           联系邮箱:jzzhkf@jzoilgas.com
           网站地址:http://www.jzoilgas.com
           微博:        http://e.weibo.com/jzoilgas
           QQ:          150034839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1-22 19:38 , Processed in 0.0495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