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097|回复: 1

歼14战机的八大技术世界领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0-17 15:49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8-4 19: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一.绝佳的外形隐形性能。关于歼14的空气动力外形,预计和美国的F22差不多,但我们还是融合了中、美、俄的很多优点,采用了有自己特色的双垂尾前置鸭翼技术。前置鸭翼的好处是可以给该机提供优异的超级机动能力,这在我们的新型战斗机歼 10上已经证明过了,相信大家都应该看得出来。至于新型战斗机的双垂尾技术,虽说我们自己研制的战斗机中还没有实际使用,但是我们引进技术国产化的歼 11B型战斗机上,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原来歼11的双垂尾,改进为双倾斜垂直尾翼。

      二.先进的电脑控制大推力发动机矢量尾喷口。歼14采用了我国在某进口飞机发动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国产大推力矢量发动机(昆仑?太行?),该发动机的尾喷口完全不同于苏27和歼 11系列的向后延伸出机体尾部,而是退缩深埋在部分机体内,这样就可以有空间从容布置发动机红外抑制装置,有利于飞机的红外隐身效果进入最佳状态。

      三.复合材料大型结构件技术。这也是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机都已经开始大批应用的一个技术,该技术既可以大幅减少飞机的机体重量(从而提高飞机的载弹量和载油量)而不减少飞行结构强度,还可较易实现飞机的隐身目的。我国也已经实现了复合材料尾舵、垂直舵、非关键结构件等较大型复合材料技术,复合材料在军用飞机上的应用比重也越来越多,我们有理由相信,歼14战机上的复合材料机件应用会有新的提高。

      四.玻璃座舱内离子镀金属反射膜技术。如果在飞机驾驶舱玻璃上涂敷这层金属反射膜,则飞机驾驶舱内的电磁信号无法反射到飞机之外,敌方发射的探测波更无法进入能够反射电磁回波的座舱内,从而大大减少被发现的概率。此外,座舱各联结点面处,也均经过特殊处理,均将电磁波反射能力减弱到最小。

      五.发动机进气口和发动机进气压缩风扇高温隐身涂层技术。由于飞机的发动机进气口和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叶片是较大的雷达波反射源,而且是从前部探测飞机的主要雷达回波源,因此,新型飞机隐身也要重点解决这一问题。为了减少雷达波回波强度,进气口通道常被设计成为曲面形状,进气口唇部也是圆弧形过渡,而涡轮风扇叶片因为不能轻易改变形状,因此,涡轮叶片上通常要涂敷一层不同于机身上的特殊隐形涂层。

      六.远距相控阵多目标火控雷达。我国的战斗机载火控雷达技术在借鉴了法国和俄国技术后,已经有了极大进步。在此基础上,我国自己研制的新型相控阵机载雷达已经定型,据说原型先是装在歼11B上进行实验,待歼14正式定型服役时,将会正式装备该型雷达。美国的F-22战斗机在进入作战区域前,一般都是依靠地面探测雷达、空中的预警飞机和天空的预警卫星所探测到的信息,利用实时数据链来实现信息共享。歼14服役后,预计将会主要依靠地基雷达来获得目标信息,未来估计中国除了大力发展空基预警飞机外,雷达预警卫星也会列入中国军方的发展之列。

      七.机体表面高分子吸波复合材料技术。我国的各型战斗机都是银光闪闪的外观(铝合金蒙皮原色),如果距离足够近,还能看到宽大的机体缝隙和众多的热铆钉。而这些地方恰恰是雷达波反射最集中的所在,之所以我国的军用飞机极易探测和识别,就来源于此。这既是飞机制造工艺的问题,也是我国飞机设计的长期弊端。如今,这些东西已经大大改观,这从歼10上大家就能看出来。在歼 14 上,这些榫合缝隙已经大大减小,热铆钉的痕迹也几乎看不出来了,在弥合和喷涂了我国自己研制的高分子吸波材料后,我国新型歼击机的外观均匀平滑,再结合原有的隐身设计,其隐身效果几乎无与伦比。这些隐身材料已经由最初的1号,发展改进成为系列,现在已经有2、3、4号同时问世。

      八.全自动飞行控制管理评估系统。我国现役的飞机绝大多数都要依靠飞行员个人的飞行素质来控制,飞行工作既辛苦又消耗体力。因此,中国在飞行自动控制领域,从上世纪末奋起直追,现在初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经研制成功的某些型号,已经正式装备了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如歼10、歼11、飞豹等机型。而在歼-14上装备的是更加先进的型号,可以在电脑预定的飞行战术动作中,自动完成各种高难训练科目,并且大大减少了飞行员的工作强度。
    日媒揭露:中国Club-S导弹准确命中250公里目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0-17 15:49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19: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友异议:
    第二条肯定是扯蛋,而且扯得不着边际,别一提先进航空发动机就什么矢量喷口马上脱口而出,先不说什么矢量喷口,先把发动机本身做好,10年之内能完全凭中国自己力量保质保量地生产出推力10吨以上、推比达到1的航空发动机就算超额完成任务(意义之重大相当于完成2500里长征),象矢量喷口这种东西,要说有用也确实有用,但相对于发动机本身来说绝对要退居二线,主要精力必须放在发动机本身上,苏27就没有矢量喷口但它的机动性数一数二,F22除了超音速巡航外其它机动性指标未必就超过它,它靠的是强劲的发动机本身,而不是矢量喷口!先做个好瓶子,然后再安个好瓶盖,要是瓶子都没有,你拿个再好的瓶往安啊?
    还有这点“我国的战斗机载火控雷达技术在借鉴了法国和俄国技术后,已经有了极大进步”。你所谓极大进步指什么?已经达到法国和俄罗斯的水平还是已经超越了他们,就算超越了他们,比美国又如何?就凭这句话怎么能让人信服你“世界领先”的说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2-4 06:35 , Processed in 0.0479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