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们对它的信心,可以变现、涨价,这就预支了将来的收入。 如果预期没实现,这个锅,最终由接盘侠来背。 这样搞法,既盘活了闲置货币、分享了利益,也分担了风险,真正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老是能分到利益,躲开风险,你就是索罗斯和巴菲特。 这期间悄然生长的金融市场,就是这种性质,从开始的贸易清算,发展出花样繁多的信用活动,这些交易包括货币本身,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等,比如证券、期货、期权…… 金融市场渐渐成了货币的主要家园之一。 金融产品可以规避风险,但本身也是风险。它的涨跌,主要看信心,看博弈,这都来自判断,而判断,不会都是对的,所以,起起落落是常态,于是也就助长了货币起起落落落落落的常态。2008国际金融风暴、2015国内股灾,与之对应的各种货币涨涨落落落落,就是近在眼前的例例例子。 1717年,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铸币局牛局长提出“金本位”制度,英国开始以黄金为本位货币,银币为辅。 1816年,英国立法承认了以黄金作为本位所发行的纸币:英镑。
到了19世纪后期,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步入全盛时期,直到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脑子被踢了一脚,1914年,一场世界大战,搞得大家都没得玩儿。 战后,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奈何基础已失,很多国家闹金荒,怎么搞法? 于是各国只好搞“信用货币”。靠啥保证信用?靠圣旨,哦不,靠政府和法律。所以,你信哪种货币,实际上就是信它背后的国家。 信用货币生态圈刚发布完PPT,德国又踢出个希特勒,一场二战,打得大家裤子都当掉了,不光金本位搞不起,信用保证也只是说说而已,谁敢信谁? 小伙伴们大眼瞪小眼,瞪上了美国:我们做壕盆友吧。 1944年,美、苏、中、法等44个小伙伴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开了个会,讨论搞一套靠谱的金融体系,好让小伙伴重新玩儿起。 最后,会议通过了怀特计划: 1.搞一个团伙,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小伙伴们凑50亿美金当基金,谁出钱越多,投票权就越大。 2.美元和黄金挂钩(35美元=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汇率固定,谁想变汇率,必须团伙投票决定。否则不带你玩儿。 这样,一举恢复了众望所归的金本位。 那么,问题的关键是:谁来保证你一定能兑到黄金呢?也就是谁来保证信用呢?老美。 老美当时储存了大约全球3/4的黄金。所以老美同意了,用黄金储备和国家信用,来为这个新体系背书。 铸币权的好处,谨慎参阅朋友圈就好。但绝不是“随便印钞剪羊毛”这种档次的撸串奇谋,因为大家自愿组团儿,你老美最大的本钱,就是信用,要是老耍赖,傻子才陪你玩儿。 国际舞台上,没有傻子,我给你多大权利,你就得担着多大责任。 果然,老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了金融乱局,促进了世界经济,1948年的马歇尔计划,更是让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 小伙伴手里捏着美元,觉得还是换成金子比较安心,于是纷纷找美国换金子。 于是美国黄金迅速外流,这就造成一个悖论:小伙伴们拿美元换金子,国际市场上的美元就越来越少,美国必须多发美元,避免通货紧缩;然而美元与黄金挂钩,黄金少了,挂钩的缺口越来越大,撑不住这个系统。(正规表述请参阅“特里芬难题”) 1971年,美元黄金脱了钩,理由: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美元的信用一下降,小伙伴们就不玩儿了,1973年,各国货币纷纷与美元脱钩,改成浮动汇率。 金本位就这样over了。 但是,国际间,货币信用靠啥维持啊? 机智的小伙伴比来比去,还是美元最靠谱,但是,你和黄金脱了钩,万一你哪天突然仰望了一下星空,印钞机死命开起,岂不是坑死爹了?所以,必须防火防盗防师兄:不能让你一个人说了算。 于是,IMF团伙憋出了一个补充体系:SDR(特别提款权的英文缩写)。 大家选几个信用比较好的小伙伴,出份子,凑一篮子钱,共同为SDR定个值,成员国可以使用SDR,用来还债、弥补收支逆差等,也就是可以“用本国货币搞国际结算”。 但如果你无限地拿本国货币结算,那是十分坑爹的,所以必须限额,限额多少?看份子大小。而出多少份子,由小伙伴们共同决定——基本上回到了布雷顿森林会议否决的第二套方案:凯恩斯方案。 能参加凑份子,当然有好处,但还是那句话,给你多大权利,就得担着多大责任。一些信用好的小伙伴并不想担责,所以他们参加团伙,但是不凑份子,宁愿用别国货币结算。 2016年10月1日,SDR同意中国参加凑份子,从此,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这五种货币,分别以41.73、30.93、10.92、8.33、8.09的百分比,凑成了一篮子货币。 这说明,小伙伴们相信人民币担得起这么大的信用。 信息时代,信用也在数字化,数字支付已是日常,比特币也验证了数字信用是靠谱的。 货币信用,虽然算得上人类最好的信用,但放眼全球,丫老是在起起落落落落,大趋势一定是贬贬贬值,为啥? 抛除货币政策、经济周期、金融动荡这些不确定因素,单从生产力上看: 首先,产品总量。不管是发掘矿物,还是制造产品,都是越来越多的,多了,自然就贬值。 其次,劳动效率。相同产品,效率高,成本低,价格就低。翻译下:同一个石狮子,以前石匠师徒凿俩月,报酬是800斤米,勉强糊口。今天,一个工人用自动雕刻机半天搞定,报酬是100斤米,生活小康。石匠师徒那次劳动成果换来的货币,留到今天如果值100斤米,就叫劳动价值对等,但看上去是货币贬值。 生产力发展挡不住,财富贬值就挡不住,表观上看,就是货币贬值。这是必然的、应该的。 有人说,这不公平,但这恰恰最公平。试想,按照金本位时期黄金库存来衡量,老美的财富占全世界的3/4,保守一点,就算一半,如果不贬值…… 所以,保值增值,让手里的货币找到信用好的附着物,就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 谁说世界不大同?
硬硬硬广
从本文 可窥见阿什卡对信用的理解 和重视程度
小贴士
当前货币发行的依据
流通需求×流通速度=价格水平×实际GDP
世界有多少钱?
这个不好说,不过可以看大概数据感受下:
白银170亿美元 黄金7.8万亿美元 硬币+纸币 5万亿美元 狭义货币(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及活期存款)37.9万亿美元 广义货币(现金、支票、活期存款、银行定期存款、金融市场账)97.4万亿美元 比特币 130亿美元 机构投资者在全球拥有7.6万亿美元商业地产(美欧亚太分别占比36、31、30,中东+非洲4) 股票市值 70万亿美元(美欧日中分别占比52、8、7、2,其他地区31) 债务 210万亿美元,包括国家主权债务59.7万亿美元(美欧日中分别占比29、26、20、6,其他地区19)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 2008—2014年,从1万亿美元升至4.5万亿美元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750亿美元 世界最大公司苹果 6974亿美元 金融衍生品保守估计630万亿美元,不保守估计2000万亿美元
-END-
相关科普文章:
(关注微信号 每期早看到↘)
--------------版权声明--------------
阿什卡原创文章 转发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