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18-1-18 20:54 |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中国石油工业的前进征程上,党的领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推动中国石油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建工作作为背后的支撑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引领和推动石油事业不断前行。
徜徉历史长河,追忆峥嵘岁月,回望中国石油抗击天灾的英勇身影,重温石油人“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艰辛画面,我们无不感受到党建工作的魅力、动力和活力。
在这里,让我们从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不同阶段,成千上万个党建案例和故事中,撷取几朵美丽的浪花,多角度、多侧面感悟石油党建从昨天到今天的铿锵足音。
■艰 大庆石油会战—— 两论起家 英模垂范 1960年2月13日,石油工业部党组将《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上报党中央,决定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形式组织大庆石油会战。仅仅一周后,党中央三天发出两个文件,批准会战报告,决定从当年退伍兵中动员3万人参加会战。
刚刚起步的新中国石油工业一穷二白,既没经验,又没外援,还面临国际社会的技术封锁。余秋里部长感慨:“到了现场才知道困难和矛盾要比预料的多得多。”4月10日,石油部机关党委(大庆会战初期党的临时办事机构)做出《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会战大军统一认识:“千矛盾,万矛盾,国家缺油是最主要的矛盾;这困难,那困难,别人用石油卡我们的脖子是最大的困难。”
同时,石油部党组决定要办报,余秋里部长亲自定名为《战报》,1960年4月13日正式创刊。《战报》创刊第四天,发表了《“铁人”王进喜是我们劳动和生活中的一面红旗》,树立了会战中的第一个标兵。
1960年4月29日,大庆石油大会战万人誓师大会在萨尔图广场召开。誓师大会上,铁人王进喜作为会战中涌现出的第一个标兵,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登上主席台。余秋里部长带头高呼“向铁人学习,人人争做铁人”的口号。铁人王进喜代表5万多名职工吼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
随后,《战报》又集中报道了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等人的先进事迹。1960年7月,石油部机关党委做出《关于开展学习“王、马、段、薛、朱”运动的决定》,将他们命名为石油大会战中的“五面红旗”。
■难 川中石油大会战—— 支部建在队上 石油党建奠基 川中会战前,余秋里来到基层广泛调研。他从一个钻井队到另一个钻井队,上钻台、进帐篷,同工人谈话,嘘寒问暖、谈工作、聊生活。看似漫无边际的闲聊,实际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即基层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加强基层建设。他发现,工作中有一些难题亟须破解。当时井队干部忙于组织生产和职工生活,没有多少精力做工人的思想工作,井队普遍存在着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等问题。
每天晚上,余秋里和康世恩、唐克等开碰头会。谈到在基层进行调查研究的情况时,他说:“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基层建设,我考虑,我们要学习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在钻井队建设党支部,设立指导员。党支部对钻井队实行统一领导,把各项工作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指导员主要负责钻井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宁肯少打几口井,也要这样做。”
1958年4月,南充石油工业现场会进一步确立了石油基层党建的基本原则。即:井队是石油工业的基本生产单位,各个地区工作做得好不好都集中反映在井队工作上;各级领导必须特别注意井队建设,学习解放军的光荣传统。
此后,全国石油厂矿的基层生产队(车间),普遍建立了党支部,设立了政治指导员。至1958年年底,川中矿务局共建立党总支17个、党支部171个。
1958年10月至1959年3月期间,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川中石油大会战轰轰烈烈展开。参战队伍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干部职工“比武”、打擂、竞赛、誓师等群众性活动一浪高过一浪,钻井进尺不断刷新。
■急 抗震救灾—— 党员突击队 火速驰援 天灾无情,举国同悲。2008年5月,特大级地震重创天府之国。全国人民的目光聚焦汶川。中国石油第一时间紧急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一面展开生产自救,一面组织油气保供,积极实施救援援助。
中国石油在川企业各党委发出通知,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奋起抗灾。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冲锋在前,成为抗震救灾的主心骨、顶梁柱。重灾区汶川片区党支部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情况下,组织18座加油站和105名员工全力组织保供和抢险自救。
为了满足抢险救灾前线油品供应,四川销售公司成立了“抗震救灾前线突击队”,集结50辆移动加油车和239辆大吨位油罐车,与道路抢险队和救援队同步向灾区深处推进。
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县再次遭遇强震。中国石油集团发出指令,在川企业迅速集结力量,抗震自救,驰援灾区。
四川销售、西南油气田、川庆钻探、西南管道等中国石油在川企业在企业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引导和精准部署下,由党员干部带头纷纷成立抢险救援队伍,有序奔赴企业自救和抗灾保供第一现场,投入十万火急的抗震救灾之中。
震后4个小时,四川销售党员突击队成立。作为队长,“5·12”“震中铁人”余永明从公司党委领导手中接过突击队队旗,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救灾一线,中国石油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应急通信车前,四川销售仓储公司震中突击队的两名队员和雅安公司几名青年突击队员,庄严宣誓入党。
■勇 天津爆炸救援—— 逆火而行 毫无惧色 2015年8月12日深夜,天津港上空的两声巨响,震惊全国,现场散落的多种易燃易爆物和剧毒物,救援工作堪称“世界级难题”。哪怕有一丁点儿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
灾难面前,石油人不改本色,谱写“逆行”壮歌。来自中国石油管道局、大港石化和抚顺石化等单位的多支抢险救援队伍,第一时间挺进爆炸核心区域。
爆炸仅1小时,距离爆炸现场50公里的大港石化就接到天津市消防总队的紧急求援电话。大港石化迅速组织,由10名党员骨干为核心,组成20人的救援队伍,以最快时间集结完毕,成为抵达现场的第一支企业救援队。
被称作爆炸核心区“拆弹部队”的管道局,先后派出百人抢险队参与救援。党委领导坐镇一线,制定处置方案。为增强队伍凝聚力,抢险中心现场成立临时党支部,并将在救援中表现突出的两名积极分子火线发展入党。
救援现场,王焕涛、华树海举起右手握拳,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这是继汶川地震后,这个单位第二次火线发展党员。
抚顺石化排查爆炸事故3.5万平方米;大港油田负责现场罐车残骸内危化品清理……天津爆炸救援期间,中国石油6家局级单位的几百名抢险队员赶赴救援现场,其中大多数人为共产党员。
正是这些冲在一线的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和大灾大难面前的担当。
■险 抗击洪灾—— “首战有我” 唱响澎湃抗天歌 今年入汛以来,大雨如注,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连连:湖北地区,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安徽地区,沿江、沿河水位涨势迅猛;福建地区,台风“尼伯特”席卷,并向西北方向高速移动……
全国各地洪灾相继发生后,集团公司党组一方面运筹帷幄、科学组织、决胜千里,另一方面深入中国石油抗洪救灾一线,身先士卒、排忧解难。
身处抗洪救灾保生产一线的中国石油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以“首战有我,首战必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抗洪救灾工作中。
武汉地区,在西北销售武汉分公司党员大会上,预备党员胡光华接到命令,组织全体维修班员工成立抗洪抢险抢修小组,24小时巡逻,检查库区排水情况,保障油库安全。
安徽地区,管道一公司14名党员率领两个机组44名员工奔赴抢险一线,与当地民兵、村民组成一支300多人的抢险队伍,对莲花河大坝进行加固加高。短短两个小时,一道长200多米、高1.5米的防线拔地而起。
四川地区,西南油气田川中公管中心全体党员干部投入抗洪抢险工作中,到吴家湾、天宫庙等发生重大险情的小区现场指挥,布置群众转移工作。在党员干部带领下,这个中心的机关工作人员和各单位党员干部也奔赴受灾一线,通宵巡查组织救灾,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国各地洪水相继发生,身处抗洪救灾保生产一线的中国石油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闻声而动,深入到抗洪救灾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绘就了一幅幅党员与群众众志成城抗洪图。
■困 中亚管道建设—— 智慧加拼命 海外建伟功 中国古代文化使者张骞两度出使西域,打通连接中国、中亚、西亚、非洲、欧洲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再度起航。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成为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2008年年初,在一次国际专业钢管管道、管材贸易展览会上,听说刚启动的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要在一年后投产,很多国外同行不相信地说,中国人真是疯了!也有人随即表示,如果中国人疯了,这个项目一定能完成。
中国石油一诺千金。在气源地阿姆河右岸,川庆油建的建设者们担负着项目起步阶段的基础建设重任,他们也是建设这条能源新丝路的主要参与者。作为先遣队,郑兴忠、代疆鸿、秦卫新等28名党员主动请缨、首批出征。他们时时处处冲锋在前,发扬“智慧加拼命”的工作作风,逢山开山、遇水涉水,稳打快上,用脚底板丈量出一条能源通途。
随后,陆续有100多名党员、8个党支部参与项目建设中。面对浩瀚的沙漠,党支部就是最坚强的堡垒,党员们喊出“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的口号,引领“钢铁巨龙”在石油建设者脚下一米一米地延伸。石油人突破了环境恶劣、工期紧张、施工难度大等一系列挑战,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仅仅18个月后,在沙漠禁区,土库曼斯坦巴格德雷合同区域A区块天然气处理厂建成投产,创造了厂站建设的奇迹,也深化了中土人民之间的友谊。
“蓝金”做媒,大地为证。2009年12月14日,中、土、哈、乌四国元首聚首,共同开启通气气阀,见证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投产的盛典。
■危 南苏丹大转移—— 干在一线 撤在最后 2013年年底,南苏丹一场突如其来的武装冲突爆发了。
石油在南苏丹经济中占比达95%,是这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南苏丹政府不愿意看到油田停产,希望中国石油在最艰难时刻支持他们。但南苏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就在距3/7区油田仅150公里的上尼罗河州首府,激烈的武装冲突仍在继续……
关停油田、人员全部转移还是继续生产?经过上下多次研究、反复权衡,中国石油人最终做出艰难抉择:关键岗位人员留下,维持油田生产!
谁转移?谁留下?
“党员领导干部先留下!”南苏丹公司的决定让大家吃下了定心丸。58名业务骨干纷纷表态留下,其中90%以上是党员干部。枪声、炮声如在耳畔,党员领导干部坚定表示:“不负祖国重托,全力以赴做好工作,确保人员生命和油田生产安全!”
留守的勇士们并不孤单。中国驻南苏丹大使马强说:“如果要撤离,我们使馆最后一个撤,我们和你们在一起。”南苏丹石油部部长史蒂芬向中方现场人员表达南苏丹政府的感谢和慰问。
2013年12月30日,中国特使钟建华赴南苏丹积极斡旋,促使双方停火。在仅一天时间紧张的外交活动中,他挤出时间赶到驻地看望中国石油员工。钟建华动情地说:“我代表政府感谢中国石油将士。在关键时刻,是你们的坚守让南苏丹人民感动。在国家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选择留下,挺住了,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中国企业是有责任感的企业!历史会记住你们,国家会记住你们,你们是功臣!”
■拓 “党建+”模式—— 供血造血 精准扶贫 “热合麦提!热合麦提!”(谢谢!谢谢!)孤寡老人巴图尔·麦麦提敏连声道谢,把热乎乎的砖茶递到帮他采摘棉花的乌鲁木齐石化公司驻村工作组成员的手中。
在新疆疏勒县罕南力克镇,乌石化驻村工作组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用“心”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
在博亚克其格勒9村有一座废弃的污水处理厂,乌石化工作组抓住机遇,自筹资金16万元改造兴建了一座500平方米的蔬菜育苗、家禽养殖培训基地,并确定了果蔬合作社等4大类8个项目,作为2015年重点支持建设项目。
以惠民项目为突破口,乌石化创新“党建+”扶贫模式,不仅带动当地集体经济增长,还让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在四川苍溪县元坝镇平寨村5组,随着一声“开钻”令下,川庆钻探一公司启动钻机引擎,在轰隆声中拉开了当地找水打井工程繁荣序幕。
平寨村十年九旱,缺水成为贫困的根源。川庆物探来到这里后, 不仅与广元市天然气管委员会合作搭建企地党建合作新平台,还专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和后勤保障组,发挥党员先进带头作用,利用行业优势精准扶贫,首批义务打井超过30口。
从新疆、四川到西藏、青海,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遍布着中国石油几十年来扶贫帮困的足迹,受益人数过亿。中国石油创立的“党建+”精准扶贫新模式,不仅激发了当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而且引导着当地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实现长远脱贫致富。
■重 西气东输攻坚—— 高擎旗帜 决战制胜 2003年春天,中国石油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进入关键阶段,距离东段“十一”投产目标仅剩100多天。恰逢此时,“非典”疫情的阴霾突如其来,引发世界性恐慌,笼罩了整个中国。
然而,促进中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让人民安享清洁气源,同样责任重大、时不我待。
6月4日,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党委向沿线100多个施工单位发出号令:6月5日到9月15日,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展“高扬党旗,决战百日”的竞赛活动。在抗击“非典”的特殊时期,公司决定展开一段确保东段“十一”进气、西端年底主体完工的决战,夺取抗击“非典”和工程建设的双胜利。劳动竞赛以各地区管理处为参赛单元,竞赛重点是比质量、比效率、比协调服务。
在这一百个鏖战不息的日子里,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党委带领全体参建员工,以坚定的信心、坚决的态度、高昂的士气,战高温、抗洪魔,八千里管线劳动竞赛如火如荼,捷报频传。
在西气东输14标段施工中,参建单位党支部在施工机组中组成党员突击队,带动员工顽强拼搏,硬是把吊管机开到山梁上,创出了好成绩。党支部还通过开展练绝活、技术擂台赛等活动,提升员工的技术素质。
仅仅3个月,工程东段靖边至上海1485公里干线全部完成,为兑现“十一”节日靖边进气的承诺做好了准备;工程西段累计焊接2006公里,占西段总长的86%,为年底主体管线贯通夯实了基础。
■苦 英雄岭上英雄人—— 生命禁区 党旗飘扬 在青海油田,英雄岭号称“勘探禁区”。对英雄岭的地震勘探,最早始于1985年,但多年下来,久攻不克。2010年,随着英东地区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重上英雄岭的任务再一次摆在柴达木石油物探人面前。
接到英东项目,东方物探249队队长刘海涛心里有点发怵。虽然是身经百战的“老石油”,内蒙古、新疆的沙漠都没有难倒他,但他还是担心“拿不下”英东。
“工作延伸到哪儿,党团组织就要跟进到哪儿。”拿下英雄岭,必须高擎党旗,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此,249队在东方物探广泛开展亮牌示范、夺旗争星、三联示范点等党支部活动基础上,实施“党团共建细胞工程”,将团员青年纳入党组织活动,党员和团员结对子,形成1+1>2的聚合效应,凝聚团员青年投入项目生产中,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发力助威。
起初,摆在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路。英雄岭地区方圆数百公里,悬岩绝壁、沟壑纵横,基本上无路可行,队伍一天前进的直线距离仅仅1公里。看到大家有畏难情绪,刘海涛带领党员骨干用推土机推,用挖掘机挖,用绳索拉……全队受到感染,也积极行动起来,硬是在英雄岭上修出了2000多公里的路。
测量组项目长陆志平曾经6次参加英雄岭攻关。50岁的他高原反应剧烈,但为了保证测量工序质量和安全,他经常一边吃着抗高原反应的药品,一边和测量组成员一起将点位一个一个地布设到英雄岭的悬崖峭壁上。
历经三年征战,石油物探人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困难大决心更大,海拔高追求更高”的团队精神,攻克了位列国内五大勘探禁区之首的英雄岭。(文字统筹撰写:李建 薛梅 黄祺茗 魏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