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2028|回复: 4

[资料贴] 核磁共振束缚水模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6 16: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在核磁共振录井中有一种通过T2截止值确定束缚水的方法,T2截止值是通过离心前后的T2信号弛豫谱得到的。但是在实验中常常会得到如图所示的情况。
ss.jpg
即离心后束缚水状态下的T 2分布在短弛豫时间区孔隙体积明显增大,有研究人员认为是脱水后吸附在大孔表面的束缚水对短弛豫时间区域产生贡献。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离心前这些吸附在大孔表面的束缚水也应该是存在的,它们在离心前对短弛豫时间区域产生的贡献应该与离心后也应该一样的,而不是离心后才出现的这部分束缚水贡献。
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离心后T 2分布在短弛豫时间区孔隙体积增大的,望各位积极参与讨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14: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1# 慕冰


唉,发帖两天了,怎么没有回复的呢?急切啊!!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2-30 17:42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10-9 13: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因为离心时的高速压力会导致孔隙结构变化,也就是说,离心核磁共振T2谱不能准确反映孔隙结构。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10-28 18:25
  • 签到天数: 246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6-4-3 12: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4-10 01:22 , Processed in 0.1637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