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外行人眼中的井队。。。在网上天涯博客看到了一个医师在沙特当钻井队队医的记录,真实的反应了我们钻井工人在国外现场的生活,如此好文,不敢独享,大家共同体会下吧。。。
竟然不能上传TXT啊。。。。
我还是上传不了附件 还是把他全贴出来好了
国外钻井工人写实——《我在沙特当队医》连载
外行人眼中的井队。。。在网上天涯博客看到了一个医师在沙特当钻井队队医的记录,真实的反应了我们钻井工人在国外现场的生活,如此好文,不敢独享,大家共同体会下吧。。。
全文转载自《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博主:wys8217
怎么怎么地
高级石油工程师
我在沙特当队医之一——走出国门
从来没有想过,我出国的第一个国家会是沙特阿拉伯,在大学毕业和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均有机会去新加坡,可惜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但出国的想法一直未曾放弃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国际公司在中原油田二公司的队医招聘面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不久之后,我就坐上了飞往沙特的飞机,虽然当时还没有多少心理准备,虽然沙特并不是我理想中的国家,但毕竟我的愿望实现了——----我终于踏出了国门。
一切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温度。那是去年的8月4号中午,我们一行五人刚出沙特机场大厅,一股热浪即扑面袭来,竟把毫无准备的我们向后推着退了两步。好热呀!机场外的马路上反射着刺眼的白光,空气中充斥着柏油的味道,没有一丝潮气,干热干热的,只觉得已置身到一个巨大的烤箱之中,顷刻就有被烤熟的危险。接机的办事处人员轻描淡写地说:“今天的温度是53 ℃,还不算最热的。”我们面面相觑,瞠目结舌。
司机是索马里人,高高的个子,黑黑的皮肤,卷卷的头发,还有白白的牙齿。他很少说话,我们则很有兴趣和他攀谈,但热情很快就被扑灭了,因为他的英语带着浓重的阿拉伯口音,而且说的很快,我们实在是听不懂多少,只有选择沉默。
飞驰的中巴车外是连绵起伏的沙丘,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沙漠腹地。车里的冷气让我暂时找到了在家的感觉,而被风吹起的满天沙尘拍打着车窗的声音又把我的思绪牵了回来。到处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黄色。深黑色的高速公路早被沙尘侵蚀成了一条蜿蜒的细线,一直延伸到沙漠深处,公路周围和远处均有散落的草团,矮小而圆,竟也是黄色的。一群棕褐色的骆驼的出现一下子让风景生动了起来,它们在沙漠里悠悠地走着,有20多只,时而停下来咀嚼那种黄色的草团,时而举目眺望远方,它们是在寻找久违的绿洲吗?
下午3点多钟,我们终于到达了井队,井场上矗立着高大的井架,钻杆正由井架顶端慢慢地向下移动,钻台上有三两个人正在作业,带着墨镜,把脸捂了个严严实实。轰鸣着发着电的是机房,整齐地排列在一起的是营房,分井场营房和家里营房,我被安排到井场营房,同时拥有诊所和卧室两个房间,享受单间待遇。
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虽然也算得上是油田子弟,但着实从没有见过井架,从来都不了解钻井。而今,我就要成为井队的一员,朝夕与钻井工人相处,日夜与井架为伴,这将会是我人生中怎样的一段经历呢?一切都是未知数,只有眼前的井架、周围的黄沙和袭面的热浪在告诉我,新的生活体验即将开始。
当夜无眠……
我在沙特当队医之二——甲方乙方第三方
中原油田沙特项目的甲方是沙特阿拉伯阿美石油公司,从产量上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原油田在与之签订了金额达2,542万美元的1500HP3+1年钻修井项目合同后,由二公司于去年7月初配套了新钻机来到沙特建立了我所在的钻井队。合同规定,乙方给甲方提供修井服务,由甲方指定第三方指导和协助修井,共同完成对老井的修护工作。甲方给乙方的费用以日费的形式给予,目前在沙特的17个队日费高低不同,我队为21,000美元。
甲方监督往往有两个人,分白班和夜班,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在我队常驻的数个监督中,几乎全部是埃及人。他们往往吹毛求疵,毛病很多,动辄以扣日费威胁,以后将作相应介绍。
中方人员最多,分经理、大班和小班三块。经理又叫带班队长,有白班和夜班两人,有时还会有实习带班队长的岗位。大班包括安全官、机械师、电气师、泥浆工程师、焊工、司机长、材料员和医生,一般就8个人,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小班有两个,各有五六个人,有司钻、副司钻、钻工、场地工长、井架工5个岗位。两个小班12点对12点倒班,修井昼夜不停。
中方除了中国人外,还有沙特雇员、印巴雇员等。按照合同要求,中方雇佣的沙特雇员必须达到总人数的30%,此比例将逐年增长。阿美公司要求每天在井场工作的沙特雇员不得少于六人,否则就要按小时扣日费。通常沙特雇员有三班人员,实行三班两倒,工作2周,休息2周,休息期间发给基本工资,同时沙特政府还要给予补贴,算下来,比中方的某些岗位收入还要高些。印巴雇员则没有这种待遇,和中方一样,常驻井上,倒班时间不定。
第三方的高级雇员何时到井上来完全由甲方监督视修井进度来决定,其专业分工很细也很明确,在井场停留时间从数小时到2周不等。与中国人相比,其收入相当高,有的可达到每天800美元,休假工资和上班工资一样。而且定期由阿美公司安排倒班,雷打不动,不像中方,全看领导心情。第三方的任务是根据情况向中方发出工作指令,而中方只要根据指令执行就行了,不需要自己制定钻修方案。所有的重要方案及操作的执行必须通过监督,监督是井场真正的老大。
除了上面人员之外,还有中方雇佣的其他人员如汽车司机,水罐车司机等等。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员属于当地的劳务公司,如厨师、洗衣工、房间清扫工等等,人数颇多,其工资由劳务公司负责。
按我的理解,甲方和乙方应该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即应该是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关系,但事实上,甲方监督把自己看作是井队的上帝,把中方仅仅看作是打工仔,对中方的所有人员包括带班队长都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中方的这种地位的形成与中方驻沙特公司的软弱不无关系,考虑到争取到这样的涉外项目很不容易,谁也不愿意因为和甲方搞不好关系而影响大局,所以长期以来,中方对于甲方监督提出的要求(有一些明显是无理的要求)从来都是120%的满足,丝毫不敢怠慢。一味地迎合满足,不但显得自己地位低贱,更增长了监督的淫威,使得双方的关系愈加难以处理。这种态度说的好听点儿,是中国人有涵养,有礼貌;说的刻薄点儿,就是卑躬屈膝的清政府的奴性嘴脸。
可叹!可悲!可怜!
我在沙特当队医之三——硫化氢演习
硫化氢(H2S)是一种剧毒性的可燃气体,比空气沉,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常常在钻井作业中由井底逸出,具有非常大的危险性。当空气中存在较低浓度的H2S时,人就可以嗅到臭鸡蛋气味,眼睛和呼吸道会有刺激性不适感。随着浓度的升高,刺激作用会愈加明显,进而出现全身性反应,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等,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迅速致人死命。
钻台上都有H2S监测器,当H2S超标时,监测器会自动报警,指示灯开始闪烁,警报响彻整个井场,这时司钻必须马上关井,防止H2S继续逸出。待浓度低于报警值时,警报会自动解除。
为了防范于未然,当H2S逸出时不致于造成慌乱,从而尽量避免或减少人身事故,在井队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进行H2S演习。通常每月有两次,分别在开钻伊始以及修井结束前进行。有时甲方监督为了考查井队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也会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突然拉响警报,进行演习。
警报声一响起,即表示演习开始了。这时司钻必须马上关井,和两名钻工戴上5分钟呼吸器,在钻台等待监督指令。其他所有井场人员迅速到上风口的安全区集合,队医则必须带上吸氧器和急救箱。安全区放有四个30分钟呼吸器,由高级队长和另外一名队员戴好后持便携式H2S探测仪迅速赶往钻台,测试H2S,寻找其来源,然后返回安全区报告监督。同时安全官和队医根据当时井上人员名单点名,提示给搜索队进行搜索。搜索队有两名队员,按照先前确定的路线逐个地点进行检查,然后向监督汇报搜索情况。如果有人员倒地,待命的另外两名救援队员会立即出发,将人员抬回,由医生进行现场抢救。
演习结束后,监督会要求中方安全官提供演习报告,监督总结演习得失,提出改进意见。必要时监督会聘请H2S培训老师到井场给所有人员授课,内容包括讲解H2S的特性和危害、监测措施、防护措施、以及戴呼吸器方法和演习的程序等等,其中尤以戴呼吸器最为重要。戴呼吸器有严格的步骤要求,并且要在45秒钟之内必须戴好,否则老师会告诉你,“You are dead”!培训老师往往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和演示,确保每一人都能达到要求。
由于是新队,新队员居多,所以在我刚到井队的第一个月里,H2S演习特别多。警报常常会在半夜响起,搞得大家牢骚满腹。一开始总以为是监督故意折腾,直到有一天H2S泄露真的发生了。警报响个不停,所有人员都很紧张,但没有人慌乱,一切都按演习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那时我才意识到演习的重要性,对阿美公司重视人身安全的态度也顿生敬意。
是啊,有什么能比生命更宝贵呢?钻井工人背井离乡,餐风露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这种精神固然值得宣扬,他们的生命安全是不是更应该得到保障呢?四川开县油井的H2S泄露事故造成了至少200多人死亡,我想这应该引起我们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吧。
我在沙特当队医之四——不是队医是护士
说来可怜,来沙特前以为队医的工作就是保证全队人员的健康,到了以后才发现,诊病只是次要工作,我每天的主要工作包括监督房间清扫工(ROOMBOY)打扫卫生、安排第三方食宿、送水、直接对监督服务等等。当然诊病发药是我份内的事,任何人无法替代。
井队上没有多少需要高技术的疾病,5个多月来,我处理最多的是外伤,多为轻伤,清创包扎,定期换药就行了,非常简单。眼内异物进入的有多例,经过冲洗基本上都可以解决。还有便是感冒、咳嗽、咽炎、皮肤过敏、失眠之类的疾病,大多数不用经过大脑就可以直接发药。输液只用过一次,至于针灸、按摩、刮痧等其他医生不会的手段根本没有机会施展。
其实井队并不需要医生,大多数队员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得大病的机会很少。感冒发烧的小病自己都知道选用什么药物,若是大病或重伤,则要立即送到附近医院,此时即便是有队医也处理不了,因为井上的药品太有限了,消毒设施更不健全,更谈何手术。
那么为什么还要设立队医的岗位呢?原来阿美公司合同规定,井场上必须有医生在场,否则不能开钻,可见医生在阿美公司眼里的重要性。但到了中方这里可就成了可有可无的闲杂人员,所以除了生产上的事情之外,其他的杂活都可能会派到队医头上。
刚来的第一个月里,我常常会在后半夜被叫醒,有的时候是因为第三方来人安排住宿;有时候是因为队员(主要是沙特兵)受伤;有时候是因为硫化氢演习,有时候是因为管理员买菜回来要我去验货;有时候根本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经理会敲开我的门说,“到家里营房把水罐车司机叫上来”。
更让我觉得可怜的是,在十月份阿美公司进行季度大检查的时候,检察官说我们都没有沙特的行医资格证,不能给病人打针、输液,只能是作为护士发给病人相应药物。我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可之后他给我出示的一张表格上分明打印着NURSE(护士)而不是DOCTOR(医生)!!!护士的说法令我在惊讶之余,又让我感到沮丧,堂堂三甲医院主治医师跑到沙特来竟然当的是护士!回去还有何面目再见家乡父老!
唉,郁闷……
[ 本帖最后由 Fannee 于 2008-12-12 17:3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