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5009|回复: 5

少讲待遇 多做贡献----解放苏格里(5)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28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十一
  出陕西省宝鸡市西北30余公里,就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大散关,在那里,南宋诗人陆放翁的“铁马秋风大散关”成为我国古代最能表达驰骋北疆、纵马扬鞭之豪迈的诗句。出大散关北行,就是广袤的鄂尔多斯盆地,而在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的毛乌素沙漠,采气三厂5年的大漠求索,不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真实写照吗?  
  风过林梢
  风,掠过河南乡的那片柳林,其声苍凉而悠远。采气三厂的员工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片荒凉的地方一住就是五年。而今,仍是风过林梢,他们听出的分明是雄浑与激扬,那是辉煌的前奏,是希望的序曲。
  又是一个周末。听说妻子要到天然气处理厂临时宿舍来办事,负责外协工作的张五部特地换上了一套干净整洁的新衣服。但时间已经过了8点,与乌审旗国土局约的办事时间是在9点,他该走了。由于骨架工程投运在即,受阻现象屡有发生,加之各项目部都加快了钻井节奏,要申请的井位显著增多,与当地农牧民和基层乡村组织协调关系的工作也成倍增加,两周来的紧盯慢磨,与某乡的关系终于有了进展,张五部意识到,得趁热打铁。直到车拐上去乌审旗的路,妻子胡玉珍还没有出现。这已经是第三周了,两口子一个在河南乡,一个在苏里格气田第一天然气处理厂,一个小时的车程,但就是见不了面,可张五部说:等了5年,憋着一股劲儿就等这天了,如今苏里格气田实现规模有效开发,再苦再累心里也高兴。  
  在合作开发的今天,长庆油田采气三厂只有苏14井区这块“自留地”了,开发区域缩小了,但是用该厂厂长张虎的话说:“责任更大了,要做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也更多了。”苏14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中部,是长庆油田公司自主评价的区块,是探索实施技术集成化、材料国产化、设备撬装化、服务市场化的试验场。而他们探索出的技术路线将无偿推广到合作开发的其他区块。通过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开展井位优选技术攻关,提高Ⅰ+Ⅱ类井比例的井位优选技术试验,就是该厂成功的典范之作。
  下面是记者5月10日下午的一段采访札记:
  标题是《一次不知道采访对象是谁的采访》
  当我接完电话抬起头时,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身份介绍已经结束,在座的被采访者我仍然一个也不认识,而又不好意思再问,于是,采访中出现不明白的问题,我只能无称谓地提问,诸如“对不起,刚才说的这口井是什么时间完钻的?”等等。
  采气三厂的情况介绍开始了。站在大屏幕前讲解幻灯片的是一位年轻人,方正的国字脸上带着自信而沉稳的微笑。他从苏14区块的基本概况讲到各项开发试验的进展,从几年来的经验教训讲到现在的技术对策。我惊叹于他的记忆力之强,幻灯片中关于每一项试验都要有一些片子之外的数据以及类似于苏14-13-41之类的井号加以佐证,从苏6井区失败的记忆,到苏14井区正在进行的试验,数十口评价井,而这位年轻人竟能如数家珍般地信口道来。他是谁呢?
  年轻人的介绍不时被一位坐在我对面的中年人所打断。更让我惊叹的是,这位中年人记得似乎比那位年轻人更详细。试验中的细节、哪口井在哪个层位钻遇气层、已经交给长庆石油勘探局开发的苏6井区中某一口井目前的产量等等他都了然于心。他又是谁呢?
  采访结束时,我才知道,那位年轻人是一位工程师,他叫贾增强。而那位中年人则是采气三厂的党委书记、技术攻关组组长,他叫张振红。
  这是记者采访中一个小小的花絮,但透过这件事,记者看到的是采气三厂从普通职工到领导那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管理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实现技术的突破。高精度二维地震效果好、投资少,但要获得良好的效果,第一关就是资料采集关。要获得优质的地震资料,一是要确保把干扰降到最低,二是要确保激发深度。在苏14井区高精度二维地震中,设计要求在潜水层以下的高速层中激发,以提高有效震波的能量,提高信噪比。采气三厂与东方物探的专家们集思广益,有效地解决了激发深度等系列问题,保证了采集质量。
  地震是地质家的眼睛。通过集成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高精度二维地震擦亮了地质家的眼睛,苏里格的储层预测不再是“雾里看花,云中观月”了。然而,井位优选和储层识别毕竟是人站在地上研究数千米的地下,谁具有一双“慧眼”呢?   
  雁阵惊寒
  拥有优质的地震资料,是搞好井位优选和储层识别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想利用这些地震资料获取井位坐标、确定目的层层位,还需要经过艰苦细致的研究。为此,采气三厂率先实行“服务市场化”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在其他油田,要确定一口开发井的井位,只需要该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一家就可以了,这是由地震波阻抗与储层预测之间的单解性决定的。但在苏里格气田,由于盒8层和山1层内各种岩性以及有效储层之间没有固定的波阻抗关系,常规地震反射没有特定的响应,储层预测存在很大的多解性。长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冉新权曾经形象地告诉笔者,如果把砂体与储层比作盒子和珍珠的话,那么,在其他油气田,找到盒子就等于找到了珍珠,而在苏里格气田,找到的盒子里只有一颗是真珍珠,而其他全是假珍珠。从地震波阻抗关系上讲,这些假珍珠和真珍珠几乎没什么两样。如何在这些假珍珠堆中找出那颗真珍珠,就成了井位优选和储层预测的关键。
  2005年底,针对苏14井区东南部100平方千米区块内的“寻珠”行动,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东方物探长庆分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锐浪公司都来了。“服务市场化”的机制把各单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都调动了起来。面对的是同样的高精度二维地震资料,根据“在地震测线上确定50口井位坐标参考”的要求,分别解释,分别拿出井位坐标,分别提出储层预测。然后,长庆采气三厂甄别各家方案,五家都看好的井位,有四家看好的井位……直到只有一家看好的井位分别统计出来。在此基础上,优选了14口井的坐标下发到钻井队。“服务市场化”使苏里格气田开发的关键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其实,不光是在井位优选和储层预测的技术服务实行了市场化运作,在如今的苏14井区,采气三厂对其他方面也实行服务市场化,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井下节流装置是实现废旧油管浅埋、井口不加热、不注醇、中低压集气的关键装置,为了提高该装置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同时降低成本,由中国石油集团内部多家单位参与研制,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果采用井下节流技术,那么由于集气管线只适用于中低压输气,一旦井下节流装置失效,就将对输气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此,必须采用超压紧急截断阀。为此,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多家国内企业参与研制,并提供了样品,替代了进口产品……
  如今的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竞技场,听不到镝鸣马嘶,看不到刀光剑影,但可以感受到各服务单位各展绝技的紧张气氛。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开放,使采气三厂如鱼得水,井位优选、测井试气、地面简化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采气三厂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而今迈步
  2006年9月,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气厂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余浩杰担任厂长,曾经在第三采气厂主管生产的谭中国担任该厂党委书记。  
  第三采气厂迎来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二届领导班子,也迎来了同样严峻的挑战。首先是整个气田投产准备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各项工作安排非常紧张。采气三厂担负着苏里格气田集气干线和第一天然气处理厂等骨架工程的建设任务,而这些工程都是控制整个气田生产运行的咽喉,稍有闪失,就会影响整个气田的开发进展,进而影响到北京冬季用气高峰期的供气。其次,苏14区块的开发也要像其他区块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按时顺利投产。面对大部分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不能正常单独上岗的现实,新一届领导班子迅速进入角色,从容调度,稳步推进,使各项工作没有因为班子的调整而受到影响。到2006年11月22日,由采气三厂负责建设的苏里格第一天然气处理厂一次投产成功,保证了各项目部的顺利投产,受到各项目部的高度赞扬。同时,苏14开发试验区已经建成年产1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共投产气井28口,生产平稳,到2007年2月底,累计生产天然气3092万立方米。
  2007年,年处理能力达50亿立方米的苏里格第二天然气处理厂将建成投运,统一的前线生产指挥中心也将在乌审旗破土动工,而苏14井区将有168口开发井,形成年产6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生产能力。同时,还要继续建设和完善气田骨架工程,确保各项目部新的产能建设能够正点运行,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2007年3月24日,记者在西安再次见到了余浩杰厂长,他对记者说,苏里格气田的开发关系到长庆油田2007年天然气超百亿和油气当量达到2000万吨计划的实现,关系到2010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20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3000万吨的实现,目前的开发技术系列为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开发成本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探索无止境,采气三厂将把各项开发先导试验进行到底,力争在各项配套技术试验中取得新的突破。
  余浩杰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苏里格气田规模开发航程已经起锚,苏里格的明天会更美好,采气三厂的明天也会更美好。
  胜利篇
  2006年7月10日,时任长庆油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兼副总经理的冉新权向笔者描绘着他的美好憧憬:今年年底,苏里格气田的日产量将超过300万立方米,可保证京津地区300多万个三口之家生活用气。也就是说,届时,苏里格气田将使近1000万人受益。2007年年底,苏里格气田的日产量达到1000万立方米,然后是1500万立方米……通过陕京管线、陕京二线,京津冀地区长期稳定供气就有了可靠的保障,长庆气区在以西气东输工程等为主干的国家天然气供应网中的枢纽作用将得到充分体现。——作者
  苏里格气田的规模有效开发,是“5+1”合作模式的结果,在这一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史上独一无二的事件中,五家未上市企业的事迹同样可歌可泣。
  十二
  2005年5月20日,在由中国石油勘探板块呈报中国石油集团并得到批准的《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实施意见》第七条中明确“合作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未上市企业。在同等条件下,长庆石油勘探局优先”。
  2000年中国石油集团实行内部重组以来,长庆油田公司与长庆石油勘探局共同发展,使长庆油区成为我国第三大油气田和中国石油第二大油气田。2005年,长庆的油气当量突破1500万吨,2006年长庆油田的油气当量达到1700万吨,2007 年长庆实现油气当量2000万吨,再上新高点,凝聚着长庆全体职工家属的心血。而今,“共举中国石油一面旗,同唱长庆油田一首歌”已经成为长庆油区的共同理念。参与苏里格气田的合作开发,长庆石油勘探局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两年后的今天,第一项目部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谱写着“创建模范和谐油区”的激扬乐章。
  大手笔 |  
  合作开发的号角一吹响,长庆石油勘探局就直取苏6区块和苏36-11区块,这两个区块的面积总和达1036平方公里,探明含气面积和储量在各项目部中排名第一,从而挥就了合作开发的第一个大手笔。
  第一项目部成立后,各项工作迅速启动。三个月之后,即向中国石油上报了苏6和苏36-11两个区块的开发方案,并通过了中国石油的审批,从而挥就了合作开发的第二个大手笔。
  在这一开发方案中,苏6区块动用天然气地质储量460.87亿立方米,建产4亿立方米;苏36-11动用294.3亿立方米,建产3亿立方米,两个区块共计建产7亿立方米。计划建成的生产能力和天然气产量都是合作项目经理中最大的。
  而合作开发并投产的第一年,即2006年,第一项目部计划建产3亿立方米,其中苏6区块建产2.4亿立方米,苏36-11区块建产0.6亿立方米,当年就生产天然气1.5226亿立方米。为实现这一计划,需要建开发井50口,3口评价井,加上改造和新建的地面工程。第一项目部合作开发的第一年建产最多,地面工程最大,从而挥就了合作开发的第三个大手笔。
  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以来,长庆石油勘探局经历了两位局长,可不管是江夕根局长还是苟三权局长,都对苏6和苏36-11区块的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局领导非常重视苏里格气田的合作开发,项目部成立后,一年多以来,江局长和苟局长多次亲临一线,统一思想,协调工作,形成了项目部、供应处、油建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工作。”笔者在第一项目经理部采访,每一位被采访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这样说。
  大成果
  第一项目经理负责管理的苏6和苏36-11是位于苏里格气中部的两个相邻井区,苏6位于苏36-11的东侧。原来认为在这两个井区之间有一个S形的区带,在这个区带里没有天然气富集区。通过加深地质认识,在反复研究地震资料和沉积相的基础上,第一项目部果断地在靠近S形区带的地段部署了苏36-5-18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于是,又乘胜追击,大胆向东甩开两个井距,打了苏36-2-20井,实施下来,效果也是同样很好,从而彻底打破了“S形区带为一缺失带”的概念,发现了一个新的储量富集区。
  这是第一项目经理部科学的运行机制结下的又一大硕果。此前,该项目部就在苏6区块创下Ⅰ+Ⅱ类井比例78.6%的可喜成绩。2006年5月29日,笔者从苏里格联合管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技术研讨会上获悉,该项目部在苏6井区完钻的14口开发井中,Ⅰ+Ⅱ类井占11口。加上地质认识程度较低的苏36-11井区,当时两个区块共完井18口, Ⅰ+Ⅱ类井比例达到72.2%。对于这个结果,一向低调而谦和的第一项目部经理杨志伦对笔者说:“静态评价还要通过最终结果来验证,这只是静态评价的结果,主要看试气的情况。”不久以后,笔者就得到了最终验证的试气结果:实施压裂作业后,试气情况与静态解释的情况完全一致。
  项目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开发原则,即“先肥后瘦,先优后差,盒8为主,兼顾山1,以局部成果取得主动,带动全区块连片开发,以苏6为主战场,苏36-11开辟先导性试验区”。同时,还确定了科学的井位优选程序:项目部依据地质分析和老井动态提出初步的井位意见。然后根据地震资料由东方物探和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共同讨论。最后由油田公司天然气处组织研究院、东方物探、项目部的专家集体讨论,对每一口井自由发表意见,提出井位方案。项目部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风险大小进行排序,在打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此保证Ⅰ+Ⅱ类井比例的提高。
  到2006年底,第一项目部全面完成了各项生产建设任务,其中共完钻开发井60口,静态评价结果显示,Ⅰ类井25口,Ⅱ类井22口,Ⅰ+Ⅱ类井比例达到78.4%。经过半年的生产,动态评价显示,这批井的Ⅰ+Ⅱ类井比例达到了76.7%,动静态评价结果基本吻合。这一年,第一项目部建成了年产3.1218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投产新井50口,加上仍在生产的50口老井,2006年全年共生产天然气1.6993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了生产计划。通过一年的开发,第一项目部加深了对苏6和苏36-11两个区块的地质和储层认识,进一步摸清了气井的生产规律,为下一步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大和谐
  在第一项目部,笔者真正感受到了“和谐”的力量。由于项目部成立后在乌审旗附近缺少库房等设施,加之许多设备还没能按时到位,而从采气三厂接手的苏6井区的开发却不能停止,怎么办?向长庆油田公司求助。“一旦遇到困难,需要什么设备,给一厂打电话,一厂支援;给二厂打电话,二厂支援;给三厂打电话,三厂支援。需要技术支持,也是一样,油田公司那边三个采气厂,甭管是哪一家,只要一个电话,对方马上派人来解决。在第一项目部,勘探局和油田公司双方的优势都发挥了出来。”第一项目部赵喜民总工程师说。
  这就是和谐,和谐方能凝聚,和谐才有力量。2005年11月,第一项目部从采气三厂接管了苏1站和苏2站两个集气站。特别是1号站,大型设备多,站内自动化控制程度高。虽然第一项目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接手后,要马上进入状态,保证其安全生产,实际操作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为此,采气三厂义无反顾地派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  
  长庆油田公司对苏里格苏6区块和苏36-11区块的开发全力支持和配合。2005年底,这两个井区原有的开发井都交给了第一项目部,但这些井大多都进入了开发后期,含水上升,天然气水合物堵塞的几率升高,单井管理难度增大。遇到堵塞问题,第一项目部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油田公司,用于解堵的注醇车、井下节流器、操作车等装置和设备,需要的时候,一个电话过去,马上就解决了。
  和谐的外部环境,使第一项目部如鱼得水。而内部的和谐则是第一项目部成功的关键。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每天都要跑现场,中午带干粮,一干就是一天,常常是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到达布察克镇,凌晨一两点回来也是常事。从5月初到7月20号,项目部总工程师赵喜民没回过一次西安的家。其他领导也没有专门回过西安。领导吃苦在前,员工自然不甘落后。职工邹国署的父亲有病,长期卧床,为了项目上的事,邹国署没顾上照顾。可是没过多久,他的岳父也生病住了院,银川的一家医院里一下子住进了邹国署的两位亲人。即便如此,邹国署也只是抽空回去看了两次。   
  内外和谐的局面,带来的是第一项目部的三个最快:建井速度最快、投产速度最快、地面建设最快。2007年,第一项目部将部署开发井95口,新建天然气生产能力4亿立方米,计划全年生产天然气3亿立方米。该项目部经理杨志伦表示,2007年第一项目部将以蒋洁敏总经理“强化技术、积极试验、稳步推进、有效开发”和“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的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苏里格气田“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合理部署,积极有效,和谐共建,为规模开发苏里格气田做出应有的贡献。 .  
  十三
  2005年9月12日,李文权、毕文亮、王民、李玉成离开辽河湾,离开盘锦,离开他们温暖而舒适的家,长途奔袭苏里格。一年半多过去了,苏里格气田第二项目部跨出东北也是虎,在苏里格创造了一项项好成绩。他们在远方,为辽河石油勘探局20万职工家属点燃了一团希望之火。
  一击制胜
  猛虎出击,快如闪电。第二项目部如一头捕食的东北虎,快速扑向苏里格,而且一击制胜。 本文来自阿果石油网(www.agoil.cn)M "W~%   
  2005年9月,辽河石油勘探局与长庆油田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的合同,辽河石油勘探局就成立了苏10项目部。第三天,苏10项目部部分人员就已经到达古城西安,与长庆油田洽谈开发的具体事宜。同时,另一组人员直奔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勘察现场,为第一口井的上钻做准备。
  2005年10月26日早晨8时18分,第二项目部苏里格气田第一口合作开发井——苏10-58-46井在苏10区块正式鸣机开钻。在苏里格合作开发五个项目经理部中,第二项目部是动作最快的项目部之一,也是最早取得成果的一个。
  2006年5月中旬,笔者在第二项目部获悉,该项目部一进入苏里格,就确立了“滚动开发、滚动控制、滚动建产”的开发指导思想。利用老的地震资料和沉积相研究成果,在第一批部署的60口开发井中,已有33口完钻,平均钻井周期21.1天,完成电测解释32口,共解释气层126层,计400米,平均单井解释气层4层12.5米。依据苏里格气田静态评价标准,当时的这批开发井中,Ⅰ+Ⅱ类井比达到81.3%。
  更为可喜的是,在笔者第二次苏里格采访即将结束时获悉,第二项目部打破了“苏里格气田的开发井没有自然产能”这一神话,在原来认为储层物性较差的地区,大胆甩开,打出了一口有自然产能的开发井。该井在没有实施压裂作业的情况下,每天自然产能达2000多立方米,成为苏里格气田发现以来,第一口有自然产能的天然气井。该项目部还在纵向上取得突破,在苏10-34-34井解释盒7段气层2层13.2米,而储层物性较好,从而在盒8和山1之外发现了新储层。
  2006年9月26日,第二项目部的苏10区块正式投产,新完钻的92口新井中,Ⅰ+Ⅱ类井比例进一步升高,其中Ⅰ类井72口,占78.3%,Ⅱ类井14口,占15.2%,Ⅰ+Ⅱ类井比例达到93.5%。
  2006年,第二项目部还完成了4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建设任务,建成两座集气站和162千米的集、采气管线。第二项目部真是一头幸运虎,一个个胜利为该项目部实现既定的目标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
  不辱使命
  由辽河石油勘探局组成的第二项目部合作开发的是苏里格气田苏10井区。该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的西北部,区块面积542平方公里,探明含气面积358平方公里,探明天然气储量629.11亿立方米。在这一广大的区域内,原来只有探井或评价井8口,是开发难度相对较大的一个区块。
  但苏10区块也寄予了辽河石油勘探局20万职工家属的希望。中标苏10区块后,全局上下高度重视,认真落实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合作开发合同,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张凤山明确指出:“要站在满足西气东输天然气供给,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认识苏里格气田开发,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完成,高水平、高速度开发好苏10区块,树辽河形象,创辽河品牌。”孙崇仁书记更是要求全局上下全力支持苏10区块的开发工作,要钻机上钻机,要设备上设备,确保苏10区块的开发顺利进行。
  不仅辽河石油勘探局领导重视,辽河油田公司领导同样给予高度重视。针对未上市企业缺乏勘探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现实,辽河油田公司要人给人,要队伍给队伍。现在的第二项目部领导班子共有6名成员,其中4名就来自辽河油田分公司。
  “来之前没想到苏里格地区的自然条件这么恶劣,在对苏10-52-53井实施压裂时,正值冬季大风,真让我们体会到了‘飞沙走石’的厉害,沙子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玻璃片的风镜一会儿就被打得跟磨砂瓶似的,不得不戴带金属片的风镜。2006年初,大港的压裂队伍在苏10区块实施压裂作业时,道路反浆,车进不去,不得已用铲车把作业车辆一一拖进去。当时,头天白天的气温还是28度,一夜之间,第二天就变成零下20多度,已经加了-10号柴油的车辆全部结冻、瘫痪,不得不从靖边拉了一车-30号柴油,把原来的油放出来,重新加上新油才启动。更可怕的是,这里沙丘会走动,开钻时修的路,10多天打完井后,路就找不着到了。在这么恶劣的环境和工作条件下,我们也想慢一些,也想抽时间回辽河多待几天,但辽河油田20多万职工家属在看着我们,辽河油田的领导也在看着我们,不行啊。”在采油厂干了20年,成立第二项目部时从辽河油田分公司调入第二项目部的毕文亮对笔者说。
  正是在这种强大的使命感驱动下,第二项目部不仅在优选富集区、优选井位方面成效喜人,而且也探索出了降低成本的途径。2006年9月底,第二项目部有24口新井投产,其中,苏21站投产11口,计划是产气25.5万立方米,苏18站投产13口,计划是产气量为31.5万立方米,合计产气达到57万立方米。为此,该项目部进行了投产培训,从置换、试压、开井等多方面进一步深入了解掌握了采气工艺,为今后提高采气管理水平,挖掘气井潜力打下了基础。
  这是寄托辽河油田全体职工家属希望的24口井,为了确保第一批新井顺利投产,在实施中,第二项目部组织辽油建一公司、油建二公司、辽河设计院等十余家参战单位,本着“超前部署,紧密协作,优化设计,确保效益”的原则,统一对外协调,统一生产调度。最终实现了一次投产成功。
  十四
  内蒙古乌审旗达布察克镇林荫路南004号,宽敞的大院里干净整洁,就连整齐码在墙边上的钢管也被擦得油光锃亮。几台车牌号为“川A”××××的车告诉笔者,第三项目部到了。
  正是这支川军,不仅创造了苏里格的高产井新纪录,还发现电阻率仅有6欧姆米的地层仍是有效储层,从而使大量低阻气藏显露无遗。在电阻率只有6欧姆米的苏5-4-27B井盒7段,获得了产纯气14.57万立方米的高产气层,从而在盒7这一原来认为是禁区的层系,发现了大量的低阻气藏……
  川军出川 -  
  2006年5月29日笔者在苏里格气田联管会第二次联席会议上获悉,由四川石油管理局组成的第三项目部当时在苏5区块已经完钻的评价开发井有13口,其中Ⅰ+Ⅱ类井比例高达89%。
  两个月之后,笔者在乌审旗达布察克镇林荫南路004号采访时获悉,在苏5区块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第三项目部的战线开始转向桃7区,又马到功成。6月20日,对桃7-10-18井实施压裂作业,排液4小时后开始出气,油压达25兆帕,日产量达12.5万立方米,折算无阻流量达31.89万立方米。出川的川军打出了一个个漂亮仗。但紧接着完钻的一口井又把人们的心提到了嗓眼上。苏5-16-23用传统眼光看,盒8储层并不发育,测井资料油气显示级别较低,多为干层特征,因此有人不主张进行压裂。但也有人认为,该层砂体厚度大,连续性好,砂体预测横向有变好的趋势。姑娘都嫁了,还在乎一身嫁妆!此时,川军勇往直前、能征善战的精神表现了出来,压!结果,该井无阻流量高达43.2万立方米,是当时苏5区块产能最高的井。更重要的是,这口井从此打开了低阻气藏的大门。
  2005年9月,四川石油管理局与长庆油田分公司签订合作开发苏里格气田苏5井区和桃7井区的合同。合同区块总面积达1210平方千米,是五个项目部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达866.58亿立方米,在五个项目部中名列第二。
  2005年9月25日,第三项目部成立,四川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张本全担任项目部总经理,前线指挥部设在内蒙古乌审旗达布察克镇。第三项目部自成立之日起,就严格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设置机构和进行人员配置。领导班子成员全部是高级职称,勘探部、工程技术部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也都是高级职称,以此来实现高效。   项目部一成立,就确立了“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学习创新、规模有效’”的合作开发工作思路,提出了“滚动勘探开发,加强成本管理,加强安全清洁生产”的工作要求。   
  从四川盆地到毛乌素沙漠,雄心勃勃的第三项目部长驱直入,以川军特有的精细和严谨,也以川军特有的勇猛和无畏,直面苏里格这一世界级的开发难题。
  深入不毛
  在招标中拿下总面积最大的两个区块后,第三项目部前线指挥部和部分工程技术人员、钻井队等于2005年9月底开进了毛乌素沙漠,然而斗志昂扬的川军刚一进入乌审旗,就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打击。
  毛乌素沙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西北部,属于高原盆地,地面海拔在1250-1350米之间,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在气候湿润、气温平和的四川盆地生活惯了的人,来到乌审旗,一下子被水土不服和气候反应所打倒:干燥的气候使全项目部没有一个人没流过鼻血。“光流鼻血就罢了,最难受的是牙疼,许多人牙疼超过20天,疼得腮帮子肿得老高。” 第三项目部勘探部部长赵绍新介绍说。
  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倒也罢了,最让第三项目部苦恼的是工作上的问题:确定井位和目的层。同时,苏5区块是苏里格气田各区块含水最高的区块,稍不留意,就会出水,而气田开发最怕的就是出水。
  毛乌素沙漠的冬天是寒冷的,这让第三项目部也吃尽了苦头。该项目部副经理兼工程技术部部长陶建林介绍说:“没想到气温这么低,在成都零下1度就算超低温了,但在苏里格,动辄零下30度。人受点苦也就算了,关键是习惯于在川渝地区施工的川局,因不习惯这样的低温,走了不少弯路。”陶建林说2005年冬天,从四川带来的柴油都是-10号或-20号的,结果都没法使用。在苏5-6-23井,部分作业车已经上去了,但还不具备施工条件,正准备熄火休息,可一看气温,不敢熄火了,9台压裂车着了一晚上,没有熄火,一直等到第二天开始作业。“去年冬天,我们固了两口井,今年年初就出现砂堵,这时才发现是固井质量的问题。分析原因,最后才发现是天冷造成的。当然,目前我们的固井成功率达到100%,压裂成功率也达到100%。”陶建林介绍说。
  虽然遇到了这么多困难,但第三项目部没有在困难面前止步,创新技术频频成功:首先钻井周期缩短到了12天左右,超过了磨溪速度。在完井方面,第三项目部进一步优化了井身结构,同时,采用简易套管以及70兆帕/35兆帕复合井口,建井成本又降了135万元。在油管方面,第三项目部采用J55和N80复合型油管,满足了工艺要求,又满足了开发要求,单井降低成本达7万元之多。在试气方面,第三项目部简化审批,从固完井到压裂再到出气只有5天时间。
  扬威大漠
  第三项目部成立后,四川石油管理局副局长、项目部总经理张本全就提出“只要苏里格有气,四川石油管理局就一定要把它找出来、拿出来”。
  这种说法,在其他气田甚至在苏里格气田的其他区块,都算不上“豪情壮志”,但在苏5区块就不同了。据第三项目部总会计师任钦虎介绍,整个苏5区块虽然无边际水,也无底水,但地下水活跃,束缚水含量高,气层含气饱和度很少能超过60%。这种情况在苏里格气田其他区块都是没有的。这一特殊性导致的第一个结果是储层预测和井位优选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因为束缚水含量高,必然导致储层电阻率低,从而使得储层和非储层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其次,束缚水在生产过程中,会因为地层物性的变化而变成游离水,从而导致井筒积水或者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这对四川局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为了攻克苏5区井位优选和储层预测难关,第三项目部收集了长庆油田以前的二维或三维资料,让四川石油管理局研究院、物探公司、原西南地质局研究院改制的德阳研究院等三家单位背靠背平行解释。几家都认为好的井位确定下来,对于认识不统一的,再进行讨论。这样的机制,不仅使第三项目部的Ⅰ+Ⅱ类井比例保持了较好的水平,而且还不断有新的发现。苏5-2-18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获得成功的。该井的位置在原苏里格的储量线之外,但第三项目部认为,对于像苏里格这样的大型岩性气藏来说,储层不可有清晰的边界。在加深地质认识和沉积研究的基础上,第三项目部大胆甩出去10多千米,部署了苏5-2-18井,测试结果,该井产量达2万多立方米,无阻流量达6万多立方米,从而开辟了新的储量区,圈定了苏5井区等4个油气富集区,探制了苏5-2-47等三个有利油气富集区,预测了苏5区块东南、苏5区块西南和桃7区块中偏东等3个潜在油气富集区。
  目前,第三项目部还积极开展气井科学配产试验,进一步探索苏6井区的气藏开发规律,尤其是寻找解决冬季低温下采输的规律。
  在建产方面,第三项目部2006年建成2.5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2006年底,45千米的集气管线建设以及苏5-1集气站集气、分离等流程的工艺装置建设、交接计量站已经建成投产,26名采气工已经全部培训完毕,并开始顶岗作业。
  2006年,第三项目部还创下了合作开发以来,单井产量最高的新纪录。第三项目部是走出四川的一支劲旅,他们已经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们正以他们的努力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十五
  为了寻找鄂托克前旗粮食局集资楼,我们找到了一个小门,门边挂着一块牌子,上书“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气田开发第四项目部”。
  进了门就是一个大办公室,穿过办公室,里间是一个小会议室,大概可以容10个人围桌而坐。会议室有两个侧门,一个通往楼梯,上面是员工休息的场所,另一个通往天井,那里是食堂。这就是第四项目部的营盘。   
  中国石油副总裁胡文瑞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要在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的过程,造就一支虎狼之师。在第四项目部的采访,让记者感到了虎狼之师的威武和气势。  
  出击
  2005年8月,在13家未上市企业的角逐中,大港油田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苏20区块。 =
  大港油田集团公司的领导十分重视苏里格项目部的工作,中标前组织多家单位,集中力量,认真研究苏里格的地质情况和投标方案,中标后,调动各种优质资源和优秀人力,组织了9家单位协同配合第四项目部。
  2005年11月,习惯了天津港湿润海风的大港油田集团公司一干人马正式开进苏里格,干冷的风立刻让他们体会到北方冬天的严酷。但他们没有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而停下来,而是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首先,该项目部确定了苏20区块开发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中国石油的决定,执行长庆油田有关苏里格气田开发要求,严格履行苏20区块开发合同约定,解放思想,灵活创新,稳步推进,规范管理,安全运行,实现低成本开发,力争全面完成产能建设和产量任务。其次,该项目部认真开展技术准备。进入苏里格后,第四项目部并没有急于打井,而是利用老的地震资料,在长庆油田公司采气三厂、鄂尔多斯分院的大力配合下,对这些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解释处理,加深了地质认识,为开发部井工作提供了初步参考。同时,针对大港油田不熟悉天然气业务的现实,第四项目部多次派人到采气三厂等单位学习,为苏20区块的大规模开发做好了人才和技术储备。   
  经过认真的前期准备,2005年11月,第四项目部下发了首批4口开发井的井位坐标。当月28日,大港油田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第四项目部在苏里格气田的第一口开发井——苏20-10-18井鸣机开钻。33天后的12月31日,苏20-10-18终于完钻,8天后的2006年1月8日苏20-10-18完井。按照苏里格气田静态评价标准,该井山1气层3层,累计厚度26.2米,应为Ⅰ类井。但最终结果还得由试气来验证,2006年5月28日,对该井实施分压后,用8毫米油嘴试气,油压16兆帕,获无阻流量15.9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
  “虽然我们的第一口钻完井周期长了一些,但在第一次出击就获得高产气井,对项目部和时刻牵挂着苏里格的大港职工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第四项目部副经理任重田来说,当初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发现
  在苏20-10-18井鼓舞下,第四项目部乘胜前进,接着又取得了可喜进展。2006年5月底,苏20区块已完钻前5口井,平均砂岩厚度44.5米,有效厚度11.6米, 3口试气井平均无阻流量10.2万立方米。似乎是一片大丰收的景象。
  然而,成功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紧接着苏20-13-14井的试气,就让第四项目部遭受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挫败:这口深3600米的开发井,虽然解释盒8和山1气层各2层,总厚度达12米,但静态评价结果却认为,该井为Ⅲ类井。6月8日分压试气结果验证了评价结果:用8毫米油嘴试气,油压只有1兆帕,日产气1.2万立方米,折算无阻流量低于5万立方米。
  但希望之火紧接又在苏20-16-14井燃起。7月10日压裂试气,此前,该井测得山1气层5层累计厚度11.6米,实施压裂试采后,用5毫米油嘴试气,油压达25.5兆帕,排液后为了不造成浪费,没有测试无阻流量,估算无阻流量达20万立方米以上。   
  山1,又是山1。结合苏20-10-18井等数口高产井的情况,第四项目部的专家似乎感到一些异常,这是一种在苏里格气田不合常理的异常,难道这一异常中蕴藏什么有价值的玄机吗?  
  苏里格气田主要发育盒8和山1两套储层,在已经探明的5336.52亿立方米储量中,上古生界石盒子组8段(盒8)气层探明储量达4189.77亿立方米,山1气层探明储量为1146.75亿立方米,在整个储量结构中,盒8气藏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正是按照这一储量结构,苏20区块3亿立方米产能建设初步设计中,采用了“一套井网、一套层系”的开采方案,而这套主产层系就是盒8,山1只是兼顾层。第四项目部通过创新认识,得出了“在苏20区块内,山1气藏和盒8气藏一样,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的新认识。   
  在这种新观念的指导下,第四项目部一路凯歌高奏,在此后完钻开发井中,有10余口无阻流量超过10万立方米,其中,苏20-16-22井无阻流量更是高达65万立方米。  
  根据苏20区块的开发现实,大港油田集团公司领导指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能量,全力配合苏里格气田的开发。2006年7月16日,笔者在第四项目部采访时获悉,苏20区块已经完井9口,正在加快时度。7月18日,记者获悉,参战苏20区块的钻机已经由原来的3部增加到6部。
  收获
  桌子对面坐的大港钻采院院长助理张胜传,从2006年5月5日假期还没结束就来到苏里格,到笔者采访时,他已经有近3个月没回家了。这期间他大部分时间盯在井上,要不就是研究地质资料。
  “3个月,想家吗?”笔者问。
  “还用问吗?可你也看到了,只有这么多人,一个萝卜几个坑,一个人当几个人用,没办法。不过在苏里格干,值。等有一天我回到了天津,一定请你到小古林吃海鲜。”这位憨厚的北方汉子,一脸的达观。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在2006年完钻地29口开发井中,Ⅰ+Ⅱ类井的比例达到了90%。这些井的平均气层厚度为12.7米,单层最大厚度达10.8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3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生产能力。在钻井成功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第四项目部的建井成本也在大幅度降低。2005年12月31日完钻的苏20-10-18井钻井周期达33天,2006年1月完井,建井周期41天。而2006年7月中旬,该项目部的钻井周期已经缩短到了15天至18天,建井周期缩短了20天左右,速度提高了近一倍。同时,随着材料国产化的推广,油套管成本也大幅度下降,整个建井成本已经降至800万左右。在地质认识上,根据原来完整通过苏20区块的二维地震测线只有8条的现实,第四项目部新采集二维地震测线19条约374千米,并进行了多家平行解释。
  在建产方面,根据《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开发合同》和苏20区块3亿立方米产能建设初步方案,苏20区块采用一套层系、一套井网开采,动用地质储量186亿立方米,共钻井197口,以年产3亿立方米的规模生产,稳产11年,共生产19年,累积产量40.91亿立方米。现在,实际工作量远远超过了这一规定。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现在到了收获的季节。
  与其他项目部不同,第四项目部的投产时间要稍晚一些。2006年的工作目标是,全年实施钻井20口,建集气站1座,形成1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年内产气3000万立方米,力争4000万立方米,实现HSE工作“四个为零”。同时,完成二维地震勘探371.5千米;编制完成区块整体开发方案。7月中旬,笔者在苏里格采访时获悉,第四项目部已经有4口井具备投产条件。采气工已经在长庆油田采气一厂培训完毕,正整装待命。苏35集气站9月15日内设施将全部完成,苏34集气站9月23日站内设施全部完成。清管站9月15日达到投产条件,其他配套系统正常进行。
  经过2006年的工作,第四项目部加深了对苏20区块的认识,认为509平方千米的苏20区块含气面积将由116平方千米扩大到410平方千米,地质储量也将由合作开发之初的136.88亿立方米,增至500亿立方米以上。2007年,第四项目部将加快开发步伐,制订两套方案,一是确保新建生产井36口,新产能1.8亿立方米,累计建产达到3.2亿立方米。二是力争建井73口,新建产能3.6亿立方米,累计建产达到5亿立方米。同时,确保2007年全年生产天然气1.83亿立方米,力争完成2.5亿立方米。
  现在,苏20区块的每一口井、每一条管线、每一个集气站都牵动着大港油田集团公司职工家属的心,项目部每天都要向大港的总部汇报当天的情况。笔者坚信,第四项目部不会辜负大港数万职工家属的期望。
  十六
  在因为资源而拥有现代化气息的靖边县城,笔者终于找到了第五项目部所在地:一个相对寒酸的私人旅馆,一栋三层小楼。
  笔者怎么也不相信,一个背负着华北石油管理局数万职工家属希望的群体,一个在苏里格创造单井产量新纪录的群体,一个远离家庭和亲人的精英群体,在张扬与奢华的靖边城,竟然蛰居在这样一个简朴的小楼里。
  责任如山
  没有套间,在办公室兼卧室的房间,采访开始了。笔者的提问,把第五项目部经理李建荣的思绪引向了一年前。
  从2005年5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接到了长庆油田公司关于参与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的邀标书。9月2日华北石油管理局中标苏25区块,成立第五项目经理部,到今年2月18日该项目部第一口评价开发井——苏25-8-1井鸣机开钻,整整用了5个半月的时间。在面积达590平方千米的探明区域内,确定一口开发井的井位,竟然要用5个半月的时间,华北石油管理局的第五项目部成为五个项目部中上钻最晚的一个。
  是第五项目部动作慢吗?不是。作为项目部经理,李建荣2002年就来到了长庆,一直在长庆油田从事工程技术服务。合作开发苏25区块的合同签订后,项目部迅速进入角色,但他们没有像其他项目部那样把布井作为工作重点,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加深地质认识和老资料的研究上。   
  其实李建荣他们这样做,是由华北石油管理局的实际情况决定的。这个原油田产量曾高达1700万吨、在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大庆规模建立起来的油田,在中国石油集团内部重组时,其大而全、小而全的劣势暴露无遗。由于油田原油产量的下跌,作为未上市企业的华北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服务工作量也急剧下降,庞大的员工队伍成了沉重的负担。中标苏25区块,对华北石油管理局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第五项目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华北石油管理局中标的苏25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东北部,西与第二项目部的苏10区块相毗邻,南与第三项目部的苏5区块接壤。区块面积590平方千米,探明含气面积254平方千米,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67.64亿立方米。从2005年9月2日签订合同的那一刻起,苏25区块就成了第五项目部肩上的责任,这责任重如泰山。
  信念如石
  中标后,第五项目部一头扎进了认识和研究之中。第一步是加强了对苏25区块的基本认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五项目部首先在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办公室和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收集了与苏25相邻区块的地质基础资料,全面熟悉了苏里格气田的地质背景。接着,第五项目部把目光收回来,专攻苏25区块。原计划在该区块部署实施南北向二维地震测线3条,东西向二维测线16条,总计380千米。但工夫不负苦心人,执著的第五项目部居然找到了本区块16条地震测线的老资料,满足了地质研究需要,节约了地震费用。通过研究初步明确了天然气相对富集区。并在2005年底完成了苏25区块初步开发方案的制订,提出了首轮两口评价井的井位,为2006年苏25区块顺利实施开发评价奠定了基础。第三步是加强了地质跟踪评价,为更好落实初步开发方案,提高Ⅰ、Ⅱ类井比例,第五项目部聘请中国石油大学专家组来确定首批14口井的井位方案,搞好现场跟踪评价和井位部署调整。   
  2006年2月18日,凝聚着第五项部心血和汗水的苏25-8-1井终于鸣机开钻。同月25日,另一口评价井——苏区25-13-5也正式开钻。在施工中,第五项目部严格控制地质,按工程设计,加强地质录井工作,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取芯收率达到100%。
  两口评价井全部获得成功,极大鼓舞了第五项目部。靠着坚定的信念,靠着扎实有效的工作,他们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成功如花   
  虽然静态评价中,前期的四口井都属于Ⅰ+Ⅱ类井,但由于苏里格气田异常复杂的地质条件,李建荣他们心里还是不踏实。他们要等到试气结果。
  这四口井的压裂试气工作安排在6月进行。进入6月的毛乌素沙漠也炎热起来,但这种热比不上第五项目部人的心情热。第一口井试气,无阻流量为11万立方米,超过了10万立方米,毫无疑问是Ⅰ类井;第二口井试气,日产量没有达到10万立方米,人们的心又提到嗓子眼了。紧接是第三口井,试气结果,日产量达16万立方米,又是一个喜讯;然而更精彩的还在后面,6月29日,第四口井即苏25-8-9开始排液,数小时后,强大的天然气便喷射而出,测试无阻流量达53万立方米,创当时的苏里格气田合作开发后单井产量新纪录。截至2006年7月底,第五项目部共打了8口井,效果都比较好。
  在开发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第五项目部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该项目部在同等条件下,先用华北的内部队伍。对于内部满足不了的工程,运用市场机制,招标选择外部队伍。测井实施招标,压裂队伍是大港的,工程设计通过招标北京设计院中标……通过招标,施工质量提高了,成本却降低了。钻井方面,第五项目部平均建井周期缩短到25天,钻井周期缩短到14天。7月下旬,笔者在苏里格采访时获悉,第五项目部钻井周期已经缩短到13天。
  按照苏25区块的开发规划,2006-2007年计划钻井53口,投产气井48口,区块总的日产气量达到61万立方米。鼓舞人心的局面使第五项目部已经不能满足于这规划。于是,原来的由两部钻机增加到了6部,仅2006年就计划打40口开发井。2006年初,第五项目部计划全年生产天然气0.8亿立方米,到了7月份,调整为1.5亿立方米,增加了近一倍。而到了11月份,在苏25区块轰鸣的钻机已经达8部。在这一强劲势头鼓舞下,到12月底,第五项目部已经全面完成了2006年的开发建产计划,完钻开发井40口,其中Ⅰ、Ⅱ类井的比例高达84.6%。建成了1.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生产能力。除此之外,当时该项目部还在区块探明储量区外新增探明储量约50亿立方米,扩大了区块资源量。
  不是尾声  
  2007年,长庆油田实现油气当量2000万吨,中国石油油气储量产量增长领跑者的地位进一步稳固。这一年,还有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便是苏里格气田日产气量在年底突破1000万立方米,具备年产40亿立方米的能力。虽然隆冬的苏里格滴水成冰,但万亿储量的现实,百亿产量的前景,使正在建设现代化大气田的苏里格,吹拂着强劲的春风,中国第一大气田苏里格气田,正把巨大的温暖,向人间传递……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0-17 15:49
  • 签到天数: 7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5-29 08: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讲待遇,多做贡献。造就一个伟大的人物。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昨天 12:17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09-6-7 22: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阳光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何尝不是因为各位斑竹的奉献精神才能实现呢?非常感谢!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4-7-22 18:36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8-6 09: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志们,努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8 20:35
  •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2-5-1 22: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4-27 15:10
  • 签到天数: 64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6-23 00:15:45 来自阳光石油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钦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1-10 04:41 , Processed in 0.0588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