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495|回复: 11

读《科学研究必由之路与心理定位失常》博文有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3-3 12:12
  • 签到天数: 8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4-12 12: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martdou 于 2014-4-12 19:28 编辑

           Joseph的《科学研究必由之路与心理定位失常》的博文对科学研究必由之路进行了探讨。主要针对有人的“否定‘是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的论点进行了说理性论述,说明了科学研究所得结论都是有约束条件的,离开了约束条件,原来的结论将会变成谬误。我进一步体会: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条件决定结果。不同的条件产生不同的结果。在科学研究中,一个方程的解有定解条件,条件不同,解的本质及结果都发生变化。一个物理实验有条件,条件不同结果各异。但必须要强调的是:这些条件首先是真实的,是已经被科学所证实的;如果这个成立的条件是虚无缥缈的,无法被科学实验所证实,使用这样的不可靠的假设条件得到的任何结论,都不能称其为科学理论,人们同样不能接受其推论的正确性,多数情况下,这种东西就是伪科学;其次,给出一些错误的条件,得出一些错误的方程,再用这些错误的方程进行一统错误的现象解释,而用这些错误的东西去否定正确的东西,误以为是“创新”,这也是伪科学的另一种表现。

        文中提到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继承性,这就说科学研究并不是“抛弃”和“否定”,是发展和继承,牛顿的一句名言,“如果说我能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都告诉我们做科研的必由之路究竟是否是不是只有“否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提出,也并没有证明牛顿力学就不再适用,就号召人们否定牛顿力学。爱因斯坦并没有那样做,因为牛顿力学没有任何错误。爱因斯坦也有一句对待研究的名言:“我只不过是一个在海滩上玩耍的顽童,无意中捡到了几个漂亮的贝壳,而人类未知的知识和事物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正等待着我们去努力探索”。从这些著名科学家在科研上的教诲,我没有找到他们关于科研就是“否定”前人成果的说法。如果说真正能被否定的,也可能不能称其为科学,相反,否定者的东西也难称其为“科学”,恐怕也是“伪科学”。只要前人称其为科学的东西,通常都不能被“颠覆”或者被“否定”的,只能是继承和发展而已,最多也就是个“修改”或“修正”使其更“本土化”。
          关于什么是学术发展之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术争鸣。所谓学术争鸣,是指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人在自由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之所以要展开学术争鸣,是由科学研究本身所具有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决定的。由于科学工作者所处位置和环境、所掌握的知识及资料、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角度,都有诸多的不同,因而,在探索未知世界时,必然会形成许多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观点。只有通过争鸣,使不同的观点得以“亮相”,进行辩论,才能推动科学事业发展。可是有些人将正常的学术争鸣动辄冠上“伪科学”之名,给讨论者质疑者冠上“伪科学分子”之名。但对照Joseph博文中应用维基百科对伪科学的定义,对照某人的学术特征(红色字体,不要对号入座),有几条很符合。

          伪科学反应了对科学运作的无知。科学界或许会对此作出回应,以惊醒大众注意那些未经证实的主张。[44]

    如下是关于可能是伪科学的一些指示器:

    使用模糊、夸大或无法验证的论断[编辑]
    • 自称是科学的,但含糊不清,缺乏具体的度量衡。[45]
    • 无法使用操作型定义(例如,外人也可以检验的通用变量、属于、或对象)[46]
    • 无法满足简约原则,即当众多变量出现时,无法从最简约的方式求得答案。[47]
    • 使用暧昧模糊的语言,大量使用技术术语来使得文章看起来像是科学的。
    • 缺乏边界条件:严谨的科学理论在限定范围上定义清晰,明确指出预测现象在何时何地适用,何时何地不适用。[48]
    • 缺乏有效的对照实验,如安慰剂和双盲实验设计。
    • 缺乏对经典物理和工程的基本理解。[49]

    过度依赖证明而不是证伪[编辑]
    • 论断不允许逻辑上存在被观察和物理实验推翻的可能。(参见可证伪性)[50]
    • 论断所主张的理论没有可观测到的结果[51]对无法获得预测结果的科学主张说好听了是“推测”,说难听了是“伪科学”。(例如:歪曲论题)[52]
    • 论断主张没有证伪的就是证明,或是没有证明的就是证伪(参见诉诸无知)[53]
    • 过于依赖证言、轶事证据、个人经历:这些证据可以为发现提供有利的资源(例如,生成假说),但不足以被用于证明(例如:假设检验)。[54]
    • 所举证的数据似乎可以支持某一理论,但与之相反的数据被打压、被屏蔽。[55]这就是选择性偏差,对证据或数据收集上的扭曲。它也可以被称作选择效应。
    • 颠倒举证责任:在科学上,证明的责任是由论断主张者承担的,而不是批评人。“伪科学”论断可能会忽略这一条,要求质疑者给予超过合理范围之内的反证(例如,对小说治疗技术的功效)。事实上,将方方面面完全证伪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种策略将不合理的举证负担转嫁给了质疑者,而不是主张者身上。[56]
    • 倾向于整全观、反对还原论:伪科学主张的支持者,特别是有机医学、替代医学、物理疗法、心理健康,常常诉诸“整全观”来拒绝负面发现。[57]

    缺乏开放性,不便其他专家验证[编辑]
    • 在结果宣传上逃避同行评审[58]就思想的支持者而言,有的否认现行的科学理论与他们的观点存在矛盾,回避同行评审;有时则称同行评审歧视现有的范例;有时则称现有的科学方式或标准无法对结果做出检验。这些支持者都放弃了同行给出的校对机会,逃避检查。[59]
    • 有的机构、院校或刊物要求作者分享数据,以便同行可以独立检查。无法提供数据的都被判定为缺乏公开性。[60]
    • 当对数据、方法论进行独立检查时,要求保护隐私或知识产权。[60]

    缺乏进步[编辑]
    • 在主张的证据上缺乏深层次的进步[61]特伦斯·海恩斯(Terence Hines)发现作为一门学科,占星术在过去的两千年中没有任何进步。[62]
    • 缺乏自省:科学研究会反错误,但是会随着时间推移自我更正。[63]但是,伪科学思想却不会这样,因为他们面对自相矛盾的证据时不会自我修复。著作《科学家与科夫斯基》[64]探究了这些细节,包括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结构》[65]也探讨了伪科学的特征。
    • 实验结果的统计显著性不会随着时间提高精度,在显著性上打擦边球。通常,当实验技术改进或被重复时,结果会更加清晰。如果统计显著性不发生进步,这可能说明实验结果不过是碰巧的个案罢了。

    科学问题个人化[编辑]
    • 束缚性的社会组织、独断专横、镇压异己、团体迷思会在缺乏理性基础的情况下强化已有的见解。为了试图证明自己是正确的,群体会将批评者视为敌人。[66]
    • 通过宣称科学界在搞阴谋来镇压结果。[67]
    • 攻击质疑者的动机或人格。(见诉诸人身)[68]

    使用误导性的语言[编辑]
    • 使用表面上科学性的语言而让非专业人士相信其科学性。使用非常规的术语描述常规现象或事物。比如把叫做一氧化二氢。又或是诉诸于某个崇高的说法,比如天然药物,另类医药常诉诸于所谓纯天然。
    • 把现有的词汇以怪异的方式来使用,回避主流规范,走旁门左道。

        其实,学术争鸣是学派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本来学术争鸣中坚持科学精神,对建设学派和推动科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4-14 13: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costa0724 发表于 2014-4-14 00:48
    您可能有点误会我的意思,我要简历并无特殊的目的,仅仅是因为我是个阳光的菜鸟,对您并不了解。开始以为 ...

    呵呵,不用为这个道歉。要这么道歉,倒是我应该先道歉。对不起!我对你有误会也是因为某个老师此前去挖了一个同行的简历之故。虽然不怕挖,也确实觉得有点点恶心——毕竟学术讨论跟简历没有什么关系,个人观点跟简历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技术讨论就是应该没有大小。不能说我年纪大你就得让着我,不能说某个老师学问好我就得让着他,不能说窦老师是博士我是本科我就得唯马首是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5 22:44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4-4-12 13: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就学术问题产生争鸣,本身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希望大家在辩论中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学术的进步。

    点评

    我们应该鼓励正常的学术争鸣,互相尊重,动辄一顶“伪科学”或者“伪科学分子”和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骂人,这样影响学术讨论的气氛和环境,也不利于团结。  发表于 2014-4-12 16:38

    评分

    参与人数 1阳光币 +5 贡献 +2 收起 理由
    smartdou + 5 + 2 积极讨论,阳光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1-4 21:47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4-4-12 18: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窦老师是不是应该把Joseph的简历也一并放上?另外,里面哪些是您的看法,哪些你赞同,哪些你不赞同?光标颜色,也没注解,我表示没看明白。

    点评

    Soseph已经上传了简历,请大家花点自己的时间浏览学习。 SI单位制问题,引起了那么大的风波,是一群人与我都背上了“无赖”、”伪科学分子“等罪名。道不同,不相为谋。  发表于 2014-4-13 1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4-12 19: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oseph 于 2014-4-12 20:15 编辑
    costa0724 发表于 2014-4-12 18:58
    窦老师是不是应该把Joseph的简历也一并放上?另外,里面哪些是您的看法,哪些你赞同,哪些你不赞同?光标颜 ...

    我的简历可以参考LinkedIn:

    http://www.linkedin.com/pub/joseph-hao/30/55a/575

    虽然我不知道你要我的简历作什么用处,不过我的简历是公开的,你用Google搜索也一样能找到我了,呵呵。

    2f9e19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6 17:17
  • 签到天数: 240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4-4-13 10:25:19 来自阳光石油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超赞

    点评

    我们看书、学习做研究,不再扯闲淡。不等于我们没有原则和尊严。”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发表于 2014-4-13 14: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1-4 21:47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4-4-14 00: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 发表于 2014-4-12 19:54
    我的简历可以参考LinkedIn:

    http://www.linkedin.com/pub/joseph-hao/30/55a/575

    您可能有点误会我的意思,我要简历并无特殊的目的,仅仅是因为我是个阳光的菜鸟,对您并不了解。开始以为是个老外,所以想让窦老师给个介绍罢了。如有冒犯之处,还请海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1-4 21:47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4-4-15 17: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osta0724 于 2014-4-15 17:36 编辑
    Joseph 发表于 2014-4-14 13:24
    呵呵,不用为这个道歉。要这么道歉,倒是我应该先道歉。对不起!我对你有误会也是因为某个老师此前去挖了 ...      

         哈,您太谦虚了。技术讨论确实应本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原则进行。学术讨论本来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只要大家愿意站在同一个出发点上,彼此谦和,也决不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既然窦老师是写的观后感,那我也愿在此谈谈我的拙见。所谓的科学必由之路,其实也只是在讨论科学与否定的关系的问题。“没有否定,科学还能进步吗?”的问题是得不到“‘否定’是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答案的,如果能得到,那一定是偷换了概念。如果非要说什么必由之路,那就是:科学往往是伴随否定发展起来的。
           在人们试图发明永动机屡屡失败后,科学家否定了能量凭空产生的思想,进而提出了物理学最重要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哥白尼否认了“地心说”,引发了天文学革命;爱因斯坦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相对论,一直引领我们走到现在;数学家哥德尔否定了逻辑系统完备性,提出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从根本上理清了科学所赖以生存的逻辑公理基础;拿破仑说,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词。1951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正是依靠着这种不可能精神,发现了不可能定理。
           科学进步有两个办法:一是直接发现新的。自然替代旧的,这当然是最好的;二是否定旧的。证明旧的错误或荒谬,虽然一时还立不起新的,但否定毕竟让人走出了过去,更加接近了科学。我们不可以因为某种学说可能会被推翻而一开始就否定它,这是因为:1)否定一样东西要有充足的理由,不能光凭想象,胡言乱语;2)学说在被否定之前,仍然是有用的,是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3)“科学会被否定”的说法给人一种循环论的假象,但实际上,否定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旧学说的否定往往意味着新学说的创立。用黑格尔的话讲,这叫否定之否定,它不是为了否定而贬低,而是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必然律。
          至于您提到的心理定位失常,我个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失常,这仅仅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这就像让人崩溃的各种“俗话说”(随便举几个例子,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俗话又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其实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法进行对错的判断。人往往会站在自己的立场来分析问题但同时忽视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比方说您提到的“其实你的科学研究,远没有你相信的那么重要!”你又不知道我是研究的是什么科学,你都不知道我相信的是什么,怎么就知道我相信的是否重要?重要不也得分场合吗?就像现在网上常说的那个段子,“你妈和我掉水里,你救谁?”虽然有些无厘头,但也是在警示那些以重要性来判断价值的人,还是悠着点儿。
           至于您提到的积极和消极就不做点评了,人的情绪本身就变幻莫测。你跟我说你消极的时候,可能你是想积极地消除这种状态;你给我说你积极的时候,又说不定是在消极地享受这种沾沾自喜。喜怒哀乐原本就是生活的调味剂,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或者说做得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读后感的最后,问您一个问题:您觉得人最想要的,到底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还是得不到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1 00:20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4-4-15 18: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costa0724 发表于 2014-4-15 17:32
    哈,您太谦虚了。技术讨论确实应本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原则进行。学术讨论本来也不是你 ...

    为了不打扰窦老师,我冒昧在我的板块给你开了这个专题,请移步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1-4 02:39 , Processed in 0.06727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