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933|回复: 3

油气价格机制向市场化迈进 1-4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27 10: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尤其是对油气的需求迅速增加,进口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油气价格政策也朝着市场化方向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阶段的需要。     

  “十一五”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油气价格政策调整方案,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和透明,尤其是2008年年底制定的“一个机制、四个配套”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天然气价格取消“双轨制”,扩大浮动范围,在进口气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新天然气定价机制正在不断完善。目前,我国油气定价机制还处于一个国家调控与市场化调节相结合的阶段,还存在某些发展中的问题,未来会向市场化机制进一步靠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10: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气价格机制向市场化迈进 2-4

成品油定价平稳运行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经历了1983年以前单一计划价格时期、1983~1993年的价格双轨制时期和1994~1995年成品油价格整顿时期,成品油定价机制逐步完善。之后,1998年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初步接轨,2000年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入“挂钩联动”阶段,2001年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补充完善。2009年起开始实行原油加成本的定价方式。

  2010年,我国继续执行已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价格调整频率相对有所放缓。针对暴露出的“囤油”等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更加完善的新成品油定价方案。据相关人士指出,新方案的调价周期可能会缩短到10天,最高限价可能自动实施,定价权也可能下放。新方案无疑向市场化又迈进了一步,将根据国内经济、通胀形势择机出台。

  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取得了不错效果,最大的特点就是兼顾了“四个配套”:一是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二是相关行业的价格联动机制。三是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补贴机制。四是石油企业涨价收入财政调节机制。2006~2009年,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分别累计上缴特别收益金1800亿元和600亿元左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10: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气价格机制向市场化迈进 3-4


  分析人士指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较为成功地执行要归功于时机把握好,统筹兼顾了各方利益,配套措施到位,改革下了很大决心非常重要,并且坚持了民主决策。

  但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目前,价格调整仍未到位,炼油企业仍有阶段性亏损发生,“欠账”过多,可能为将来的调整带来隐忧。

  由于价格机制较透明,投机行为仍有发生,给企业安排生产和库存带来困难。消费税在生产环节价内征收,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和税收负担,并给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误解。由于在80美元/桶以上的高价区间,该政策尚未经历过考验,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我国每年出现的局部性柴油紧张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价格机制的欠灵活性。

  天然气定价更加市场化

     在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阶段和其更关乎民生的自身属性,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整体滞后于成品油价格改革。

  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通知》,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08元;后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自6月1日起,我国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由每千立方米925元提高到1155元,每立方米提高0.23元,提价幅度为24.9%。同时,取消价格“双轨制”,理顺车用天然气与成品油之间比价关系。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天然气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推行以来最重要的一步,未来还将在天然气定价机制方面循序渐进推出更多改革措施,使定价方式更加市场化,更加体现资源稀缺,更加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主任李俊峰表示,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不会一蹴而就,未来还将继续出台相关的改革,重点在于价格形成方式更加市场化。

  在我国,气价偏低造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通常为等热值原油价格的60%左右,而目前国产陆上天然气平均出厂基准价格仅相当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25%。与其他可替代能源价格相比,国内天然气价格相当于等热值液化石油气价格的四分之一,燃料油价格的三分之一,进口天然气价格的一半左右。

  现行价格机制不利于天然气利用的均衡发展。从经合组织国家天然气终端用户价格来看,民用气价格平均为工业用气价格的2倍,与发达国家市场化的定价模式正好相反,国内大型可中断用户价格最高,而分散的不可中断的居民用户价格最低。现有定价机制是造成天然气利用不均衡、不安全,浪费较大的原因之一,如北京的峰谷差达到了10倍,满足高峰期安全的管线、设备等,在低谷期利用率极低。

  自我国陆上天然气出厂价格上调后,多地纷纷顺势上调下游气价,非居民用气价格上调幅度大多高于上游出厂价上调幅度,居民用气价格上调幅度则相对谨慎。2010年底,出于遏制通货膨胀的需要,一些酝酿上调天然气价格的地区暂时停止了调价行动。

  天然气价格的上调,疏导了一些积累已久的矛盾,对天然气加快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助推作用,促进了天然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消费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进口气的顺利引进。居民用气价格上涨幅度较小,其影响基本可控,车用天然气由于与汽油0.75:1的比价关系,其价格竞争力仍然较强,对价格敏感度高的工业用气户尤其是化工用气户影响相对大一些。

  专家指出,上调价格只是临时性措施,适时调整和完善天然气定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国家正加紧气价改革的准备和方案研究,新的定价机制将适时推出。

  市场化仍是油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大方向

  在迈入“十二五”的新阶段,专家指出,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坚持市场化方向,加快调价频率,并严格执行。加大税收的调节力度,并转移至零售环节征收,并继续严格规范道路收费有关规定。

  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可参考成品油改革“一个机制、四个配套”的成功经验。

  一是同质同价。国内气与进口气由加权平均计价到逐渐接轨,国内不同气源价格以质论价,原则上同质同价;仅对需要扶持的利用方向如发电、化肥进行价格或财税补贴。

  二是实行价格倒逼机制,即制定区域性门站价格上限,井口价格由政府根据成本定价逐渐转变到由上下游根据谈判和竞争形成,门站后利用价格与替代能源价格竞争产生。门站价格的制定一要防止套利,二要需求方接受,三要供应方有积极性。

  建立季节性峰谷价格,鼓励多种资本进入天然气储备设施建设经营领域,赚取峰谷差价。在国家定价的过渡阶段,应按市场化原则,改善诸如对价格承受力较差的工业用户(包括发电)的歧视性定价的做法。同时,大用户采取直供价格,降低输配气成本。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10: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气价格机制向市场化迈进 4-4

专家指出,我们还应该加强以下配套改革,以保障定价机制的顺利实施。

  建立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机制。对于部分低收入群体,可通过补助的形式予以弥补,资金来源可以来自增加的天然气本身的资源税、碳税等税收收入,如果天热气行业出现较高利润,也可通过在相应环节提留部分利润的形式进行弥补。此外,可采取阶梯气价,以低收入群体所需消费天然气量为基础,此部分给予较低价格,超过基础气量的部分给予市场化的较高价格,以促进节约使用。

  构建价格联动机制。城市公交与出租车用气随进口气价和国内气价联动,气价与油价挂钩。在油价过高时,可与成品油价格联动机制一样适当疏导出租车运价,按比例发放临时补贴,缓解气价提高对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影响。

  建立不同环节分摊机制。根据天然气行业上中下游不同的成本、利润情况,由各环节相应消化部分成本,减少高气价的冲击,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提高财政补贴力度,此种机制只适用于较为特殊的阶段。

  建立天然气行业本身的“以丰补欠”机制。在气价逐渐接轨的过程中,有些领域依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有些领域的竞争力则进一步减弱。对天然气发电和大型化肥企业等可中断,且对环境和农业有很大支持作用的行业可给予较低的价格。

  

  相关链接

  

  1998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演变

  1998年,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参考新加坡市场成品油价格变化情况制定国内零售中准价,初步形成以市场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

  2000年,参考新加坡市场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每月调整一次,进入“挂钩联动”阶段。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但单一参考新加坡市场成品油价格不能综合把握油市行情。

  2001年,以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市场一揽子价格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当三地市场前一个月成交价格加权平均的价格波动超过8%时,则相应调整国内零售基准价。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

  2008年年底起,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国家就开始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以使成品油价格能够更真实、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公平竞争。

  天然气定价机制演变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单一井口价格,在1956~1981年间,天然气价格由政府单一定价。

  二是价格双轨制,实行超产天然气加价政策,差别收入专款专用。1992年后,井口价格分类定价,分为化肥、工业、城市居民和商业用气。2002年,净化费并入天然气出厂价,原价提高30元/立方米。

  三是现行价格形成机制,2005年底,气价分类为化肥生产用气、直供工业用气和城市燃气用气。计划内天然气执行一档价格,其他执行二档价格。一档气可上下10%浮动,二档气可上浮10%,下浮幅度不限。出厂基准价格每年一调,根据原油、LPG和煤炭价格5年移动平均变化情况,分别按40%、20%加权平均确定,相邻年度调整幅度不超过8%。各油气田供LNG生产企业的出厂价格由供需双方商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12-28 03:27 , Processed in 0.0505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