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619|回复: 4

[海洋快报]美国国务卿呼吁加强极地保护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9 11: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美国国务卿呼吁加强极地保护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4月6日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极地环境研究和极地保护,并提议对南极旅游加以限制。
        希拉里当天在第32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开幕式上表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已对极地地区造成了严重威胁,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类拖延不得。她宣布,美国将于本届会议期间提议对前往南极的游船大小以及游客数量加以限制,以减少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
        希拉里表示,目前各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尚无国际条约加以规范,她认为,可以参照《南极条约》的某些规定规范人类在北极的活动。
        科学家本月初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由于全球变暖,南极一个名为沃迪的冰架已经完全消失,另有两个冰架的面积也在迅速减少,面临坍塌危险。欧洲航天局3日也发表公报说,连接南极夏科岛和拉塔迪岛的威尔金斯冰架出现新裂缝,这有可能加速这一冰架的断裂。
        第32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6日至17日在美国巴尔的摩举行,来自47个缔约国的约400名外交官、极地科学家参加这届会议。
        1959年,美国、苏联、英国等12个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条约于1961年生效。《南极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应搁置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在南极从事一切军事活动、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行为。
(来源:《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09-4-9 8:45:4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2 20:26
  • 签到天数: 21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4-9 11: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真的发善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19 20:47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4-9 12: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的阴谋

    美国此举必有阴谋。由于已经在南极抢占了先机,所以美国如今出台了所谓的条条框框给后来者参与设置重重障碍,防止与之竞争。下面这个新闻就是对美国南极战略的很好的解读,以及对希拉里发言的最好的注解。

        据美《空军时报》报道,驻扎在华盛顿州麦科德空军基地的第304远征空运中队的机组人员,从8月中旬开始驾驶着C-17运输机向南极的麦克默多考察站提供人员和物资补给。实际上,美军大型运输机向南极洲的科考队伍提供后勤支持早在1955年就已经开始,此后美空军的运输机都在每年七八月当地冬季的时候飞临南极上空。

        美军飞机忙着飞南极

        据执行过此种飞行任务的美空军飞行员介绍,在飞行过程中,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低温严寒。冬季时,南极的气温保持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还常伴随有大风天气,这对飞机发动机的性能以及空乘人员的驾驶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美空军方面常年坚持此项飞行任务,除支持国家的科考活动外,更重要的是对部队进行恶劣气象条件下的训练,特别是随着美空军提出“全球到达、全球打击”的战略之后,这种飞越南极的训练活动就具有特别的意义。军事观察人士指出,除了公开透露的信息之外,美军如此重视南极地区,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重大考虑。

        美国的南极项目是世界上惟一一个以军人为主的极地项目。最新资料披露,尽管“极地计划办公室”挂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旗下,但美国南极活动相当一部分是由美军实施。

        美军染指南极已久

        美国对南极的军事介入最早可以追溯到1839年。海军上校查尔斯·威克率第一支美国海军探险队进入南极水域。1929年,美国海军上将理查德E·比拉德在小美国岛建立第一个海军基地,开始对南极大陆腹地展开探险,并且首度飞越南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比拉德上将悄悄实施了“跳高行动”,将南极海岸线全都测了个遍。1948年,美国海军指挥官费恩·罗尼实施代号为“深冻I”号行动,对南极大陆1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实施拍照,为未来的科考行动选择合适的登陆地点。

        1959年是美国对南极军事行动决定性的一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秘密指示美国国防部,在南极设立常年有人的“科考站”对“保证美国在南极大陆的外交政策与国家安全利益”至关重要!美国在南极常设基地由此而来,并由此决定美军在美国南极“科考行动”中唱主角的地位。

        据《今日美国报》透露,在南极大陆的美军空中能力十分强大。这支空中力量主要由纽约州空中国民警卫队第109空运联队和太平洋空军第13航空队南极支援特遣队组成。2005年,经五角大楼特批,太平洋空军专门组建了隶属第13航空队的南极支援特遣队。该部常驻新西兰,专门负责空军战机飞往南极的行动。

        当然,由于《南极公约》规定任何国家都不得在南极大陆驻军,因此,驻南极的美军自然不能打出正规军的旗号,而由国民警卫队来承担,并将指挥权归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科考项目极地办公室的旗下。

        研发电磁和气象武器

        在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中,有一种新型武器“电磁武器”的研究开发项目。目前,美国开发研究的电磁武器种类已经不少,南极地区特殊的地球磁场条件,成为美军用来进行电磁武器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域。

        此外,美军还很有可能在南极地区进行气象武器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军方就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点。美政府还在佛罗里达州坦帕湾空军基地建立了“麦金莱气候实验室”,用以开发气象武器。

        美军先后投资的气象研究项目包括制造地震的“阿尔戈斯计划”、制造雷电的“天火计划”和在飓风周围实施人工降雨以改变风暴方向的“暴风雨计划”等。美国空军和海军曾出资在美国阿拉斯加半岛的加科纳建成“高频有源极光研究计划”试验基地。今年3月,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又举办了一次名为“全球气候变化对国防安全之影响”的研讨会。另据报道,近年来,美国军方高层人士还在不同场合称,到2025年左右,美国航空航天部队将能够在战场上控制气象。

        南极地区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地区。地球极地仿佛是两个环闭地磁源,控制着全球性的气候运变,它又是气象要素的重要行为活动基地,无论是大气环流,还是气候变迁,均与其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由于宇宙场、地磁场和环闭地磁场的相互作用,使得环闭磁场发生着频繁的运变,使大气环流的频变产生成为必然;另一方面,由于地球各地区电磁波动的频繁发生,便产生了区域性能级差异的频繁形成,从而又反过来影响极地气候。因此,这里是观察和研制气象武器的极佳实验场所。

        瞄准南极的丰富资源

        美军运输机如此频繁地“光顾”南极,除了军事训练的考虑外,背后更在意的可能是南极的资源。在七大洲中没有哪个洲像南极这样“从头到脚”处处是资源,而且资源量常常要以天文数字来计量。有观点认为,南极石油储量达千亿桶之多,天然气达5万亿立方米,南极地区面积巨大、冰盖厚达数千米、自然环境恶劣,导致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南极到底蕴含多少资源知之甚少。

        但就目前科考人员已掌握的资料,在南极蕴含着铜、铁、铅、锌、金、银、锡等数十种矿藏、大规模油气田数百处。一些地质学家声称,南极蕴藏着世界最大的铁矿,其储量初步估算可供全世界开发利用200年。此外,南极还有着世界最大的煤田,估计储量超过5000亿吨。但它们还算不上是南极的能源大户,南极最具代表性的地下能源是冰盖之下和周边海底中的可燃冰,是能够替代石油或煤炭的清洁能源。

        因此,美国频繁动用军事力量来对科考活动进行支持,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南极资源的勘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必要时能够快速对南极地区进行军事干预。
                                                                转载自 <中国经济网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0-21 17:18
  •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4-9 12: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美国无语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3: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唯一的《南极条约》生效快50年了,随着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可行性,南极必将成为又一焦点,界时是否会有新的国际性条约出现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6-2 08:50 , Processed in 0.08119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