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我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于2007年经教育部认定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包括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最早起源于1958年我校的“开发系”,一直是我校具有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
在建校初期,本学科即为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油气田开发工程分别于1981年和1986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联合石油机械工程获得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重新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油气井工程分别于1986年和1990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新增为国家重点学科;油气储运工程分别于1986年和1998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07年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1990年成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学科,2007年通过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认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优势学科的发展带动了全校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构建了全校范围内机械、化学化工、地质、测控、计算机等学科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大石油圈”学科群。2003年,油气田材料与应用、石油工程计算技术、石油矿场机械、石油工程测井、开发地质学5个学科(其中前三个为我院协办)获得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石油工程管理、油气测控工程、油气安全工程、海洋油气工程4个学科(其中前三个为我院协办)又获得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相关学科的融入和发展,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活力,推动和促进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向更高、更深层次的稳步迈进。
本学科包含以下8个主要研究方向:(1)特殊油气藏非线性渗流理论与开发;(2)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3)复杂油气藏采油采气理论与技术;(4)储层保护及欠平衡钻井理论与应用;(5)深井、复杂井钻井与完井技术及装备;(6)油气集输与储存理论及应用;(7)油气井工作液化学与力学;(8)高危气田开发安全工程。
本学科坚持以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突破产生的新理论、新观点为基础,开发出配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以实现安全大幅度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效益和油气田最终采收率。
近5年以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20余人次,邀请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来院讲学24人次,组织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9次,使本学科学术水平始终紧跟国际前沿。
多年来,借助国家主管部门、国家石油企业、四川省政府和学校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投入,对该学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建设。目前该学科已经建设成为解决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难题、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在2005年国家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发布的2002-2004全国学科评估排行榜上,该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在2007年国家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发布的2005-2006全国学科评估排行榜上,该学科全国排名第二。2005年,我校“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再次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科技部评估;2005年10月,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又被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强大的学科优势、高水平的科研实力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夯实了该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带动了我校相关学科的发展,形成了我校以石油和天然气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