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论,当然不是“望名生义”得出的——那就像认为回龙观有龙出没一样幼稚。
那么,说流沙河名副其实,有证据吗?
当然有,而且不止一个。先看《西游记》记载:
“师徒们正看碑文,只听得那浪涌如山,波翻若岭……”
注意,是听,不是看。怎么能听见山、岭呢?除了“鸟鸣山更幽”之类的动物声音之外,恐怕就只有风声了。有诗为证:松涛夜吼有无间。山,就算是在看不见的夜里,也是听得见的。
浪像山,像岭。山就不解释了,什么叫岭?岭最主要的含义有两个:
1.高大的山脉。2.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
我们常常以为巨浪像山,其实不然,壶口瀑布下面的浪,在各大河流中,可以说是最浪的浪了,像山吗?
很明显,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听起来就更不像了。
很多人以为,海里的巨浪像山,其实也不是。看图:
说海浪像山,主要是为了形容浪的高度。
实际上,就算最接近山的海浪,你只要仔细观察,它也不像山,更不像岭——浪尖上,是没法形成“顶上有路可通行”这种样子的。
唐僧师徒暗中观察了那么久,不可能给出根本不像的形容。那么,他们所谓“浪涌如山,波翻若岭”的景象究竟是什么呢?
答案当然是:沙。
这才是“具备山岭的外貌及内核,而并非山岭本人”的存在。
而且,鹅毛、芦花这种轻飘飘的东西,落在沙漠里,风吹来吹去,和沙子摸爬滚打在一起,一定会被埋进沙子里,这就是“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的原因。
而且,只有这种“狂澜”,才会“无舟可渡”。是的,航母也不行。
有的童鞋又质疑了:单凭唐僧师徒“浪涌如山,波翻若岭”的描写,以及沙子可以埋羽毛和芦花、并且不能行舟的事实,这几点就可以断定他们看到的是沙漠?如果是沙漠,直接走过去就得了,何必那么傻说什么“无舟可渡”,一筹莫展?
唐僧师徒当然不可能那么傻,所以,他们看见的是沙,想到的是船,一定有他们的道理。
看过电影《可可西里》的朋友,对流沙吞人的剧情肯定印象深刻。
这种“流沙”到底是编剧想象,还是确有其事呢?
2005年,《Nature》上的一篇论文给了我们答案。荷兰和法国的四位科学家,利用细沙、黏土、盐水搞了个配方,发现,这种物质对压力特敏感:
静止时,它是固体,而且时间越长,黏性越大。
施加压力——比如人或动物踩上去,达到临界值,盐分就会对渐趋稳定的分子结构产生干扰,破话固体结构的稳定性。症状是:
沙水分离(沙土富含区,黏性非常大)、急剧液化。
这种现象很特殊吗?其实不怎么特殊,在湿湿的、踩上去有点硬硬的沙滩上,你一直轻轻踩,会发现脚下的沙子越来越柔软,并且会沁出水来。
很多物质,尤其是一些流体,都有类似的特性,在剪切振动下,黏度会变小,这叫触变性,也叫摇溶。最有名的,石油就有这种特性,于是美国发明了一种叫S-BTF的技术,向地层传送一种脉冲波,和粘稠的石油搞石震,石油就瘫软起来,黏度变小,原来不能开采的稠油就可以采了。
OK,我们说回“流沙受压液化”的事。
流沙受压液化,脚指头都知道,施压的物体肯定会沉陷下去。实验表明,动物越挣扎,配方结构受到的剪切振动越多,稳定性也就越差,黏度也越来越大,结果就是陷得越深、接触面越黏。
研究表明,如果人陷进去一条腿,想要直接把他拎起来,所要花的力气,完全可以拎起一辆小轿车。
那么,流沙吞人的配方,是否只存在于实验室呢?当然不是。
2009年,瑞士苏黎世理工和巴西赛阿拉联邦大学的六位科学家,在巴西东北部国家公园的一处流沙地,进行了实地测量和实验,发现,陷入流沙的动物,都会迅速沉陷到底,幸运的是,这里的流沙只有1米深。
所以,唐僧师徒,面对的其实是一片巨大的流沙区。
难道流沙河在可可西里?
并不是,因为可可西里不存在这么大片的流沙区。
更重要的是,在流沙区,船也是不好使的。因为船也可以陷进流沙,就算不能沉没,浮在流沙上,也开不动。
那么,唐僧师徒看到的流沙河究竟是什么呢?
敬请关注“走近沙僧”下集: 《一场阴谋带来的千古谜题:揭开沙僧和流沙河的神秘面纱》
相关文章:
(关注微信号 每期早看到↘)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