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413|回复: 0

纳布科:一场静悄悄的能源战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1 13: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9-17 18: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中国能源报9月17日讯  解读纳布科管道项目前世今生 曝光俄欧天然气暗斗明争
      2002年的一天,傍晚时分,在奥地利同行的引领下,来自土耳其、匈牙利、保加利亚以及罗马尼亚的几十位能源高官齐聚维也纳,缓步走进一家歌剧院,共同欣赏了一部由19世纪意大利伟大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纳布科》(Nabucco)。与威尔第的《茶花女》等传世名作相比,这是一部很少公演的歌剧,背景再现了古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将犹太人驱逐出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一段历史。演出很精彩,但舞台下的“观众”却有些三心二意,他们正悄悄地草拟一个天然气管道计划,这条长达3300公里的输气管道将穿越他们的国家,每年将31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输送到欧洲。意外的是,长期为欧洲供气的俄罗斯就像歌剧中被驱逐的犹太人,没有出现在供气名单上,取而代之的是阿塞拜疆,甚至伊朗和伊拉克。而这个管道项目也被冠以同样的名称“纳布科”。
      1 出师未捷
      如今的纳布科被赋予了沉重的政治使命。事实上,纳布科项目的初衷仅仅是出于商业目的:土耳其和奥地利认为修建这样的管道能够从里海和中东获取新的供气源,届时土奥两国将获得丰厚的过境费。但当这一计划得到中欧及东欧国家支持后,政治因素便开始介入。这些与俄罗斯关系不睦的国家将纳布科项目视为削弱俄罗斯借能源实施政治控制的历史性机遇,爱沙尼亚前总理马尔特·拉尔曾撰文表达对俄罗斯的忌惮:“俄罗斯的领导人将能源资产视为外交政策的杠杆,不排除俄罗斯会以军事手段保住其能源地位。”
      然而,在俄乌天然气争端爆发前,因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较低,西欧的发达国家并不想惹恼俄罗斯,从前苏联的“卫星国家”进口天然气。贝卢斯科尼领导的意大利、默克尔乃至前任施罗德时代的德国都在消极对待纳布科项目。能源供应已基本实现多样化的法国同样对纳布科“冷眼相待”。纳布科项目因此难以在欧盟内部达成共识,欧盟的财政援助也迟迟不能到位。西欧的消极态度让欧盟的新成员大为不满,“欧盟委任的纳布科项目协调员阿特森太过自大,我在他的办公室前等了整整两天,而他却对我置之不理。”匈牙利纳布科项目特别专员米哈利·贝尔曾对媒体“咆哮”。2006冬天到来之前,诸如此类的埋怨在欧洲此起彼伏。
      2 “咸鱼”翻身
      东西欧国家之间的对立局面一直延续到2006年,当俄乌之间的摩擦逐渐升级,纳布科项目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有必要让历史的车轮倒转半个世纪。
      1956年匈牙利发生政变后,前苏联在乌克兰修建了天然气中转系统,主要的输欧天然气管道首先在这里汇聚,然后进入欧洲,乌克兰也因此成为前苏联控制其他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关键棋子。
      绝大多数的欧洲人都不希望让乌克兰成为他们的“能源生命线”。起初,这只是因为乌能源交易的阴暗面太多。“乌克兰天然气交易的基础是贪污。”这是来自捷克的欧盟能源安全特使巴图斯卡对乌克兰能源市场的唯一评价。乌克兰总统尤先科的能源顾问斯科洛夫斯基也曾向美国《外交政策》记者“自爆家丑”:“前苏联解体后,遗留在乌克兰境内的资产和原国有能源公司均经历了私有化改造,俄乌两国的商人乃至政府公职人员干起了操纵能源价格的勾当,然后瓜分以不当手段获取的利润。”
      直到2004年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俄乌间理不清的纠葛终于在尤先科上台后被无限放大。在那场举世关注的政治风暴中,俄罗斯暗中支持的总统候选人败走滑铁卢,励精图治的新总统尤先科致力于同俄罗斯划清界限、根除天然气交易中的阴暗面,并选择了让乌克兰进入欧洲—大西洋阵营。乌克兰是俄罗斯踏进欧洲天然气市场的重要路径,尤先科的做法无疑会直接威胁到俄罗斯的能源利益。时任俄总统的普京所采取的反击措施简单而直接:如果乌克兰执意加入西方世界,俄方将大幅提高天然气价格。之后的情况毋庸赘述:乌克兰拒绝购买高价天然气,为期4天的第一轮“断气”于2006年冬天席卷欧洲大陆。
      2006年的“断气”事件让欧洲人如梦方醒,乌克兰的问题已不仅仅是腐败,而俄罗斯的行为也让整个欧洲感到失望。在欧洲人眼中,俄罗斯由过去那个“可靠”的能源供应国,变成了一个将政治和能源利益置于商业原则之上的激进国家。一夜之间,纳布科项目在欧洲赢得空前支持。
      纳布科的“咸鱼大翻身”也推动了它的对手——俄罗斯鼎力支持的南溪(South Stream)项目崛起。俄罗斯驻北约大使德米特里·罗戈辛曾用一段赤裸裸的话呈现俄方咄咄逼人的能源攻势:“如果想获得稳定的天然气及石油供应,欧洲人必须远离他们的盟友——尤先科先生。”2007年,意大利在南溪项目协议上签字,成为第一个站出来向俄罗斯示好的欧洲国家。即便是在出席了纳布科管道项目签字仪式的德国,依旧有部分人士对南溪项目“念念不忘”, 欧洲最大的化学公司德国巴斯夫化学集团旗下的油气公司Wintershall主席茨威瑟鲁特在前不久召开的一次能源安全会议上高呼:“据我所知,纳布科只是一部歌剧,最为可靠的还是穿越黑海的南溪项目。”值得回味的是,这位60岁的老人竟然凭这一句话赢得了俄罗斯联邦友谊奖章——俄政府为外国人设立的最高级别荣誉。
      如果将现实中的纳布科视为一部歌剧,土耳其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角色。地处油气大国伊朗、伊拉克和里海之间的土耳其是左右纳布科项目成败的关键一环。反而言之,如果纳布科项目成功,最大的赢家也是土耳其。
      俄乌矛盾的爆发让土耳其夺回了话语权,在此之前,则是另一番景象。首先,土耳其屡次提出加入欧盟的请求均告失败;另一方面,土耳其对于俄罗斯天然气高度依赖。可以说,2006年之前的土耳其在欧盟和俄罗斯面前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配角。然而当前的局势已今非昔比,土耳其国内的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同俄罗斯签署的供气协议即将到期,就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又突然冒出个纳布科项目,现在选择权落到了土耳其手中。土耳其能源部长塔纳·伊尔蒂兹也敢于挺直腰杆向外界宣布:“重要的是获得天然气,但纳布科项目不是唯一选择。”土耳其方面多次提出欧盟是纳布科项目的“最大障碍”,这无疑是在暗示,只要欧盟对土耳其的入欧申请松口,土耳其便会站在欧洲一边。长期担任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顾问的扎普苏显然清楚土耳其微妙而又幸运的地位,“所有人都把土耳其视为敌人,但大家又都爱我们。”
      3 俄罗斯的反击:逐一击破
      作为欧盟之中最为贫穷的国家,保加利亚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其同时成为纳布科和南溪的中转站,俄罗斯自然不能让这个国家落入欧盟手中。为了向保加利亚施加压力,俄罗斯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同保加利亚签订了一份新的供气合同,按照这份协议,保加利亚将为天然气支付更高的费用,而过境费则被大幅压缩,如果不接受,保加利亚将成为下一个“乌克兰”。无力向俄罗斯叫板的保加利亚只得“逆来顺受”,该国地区和国际研究学院主席奥格杨甚至承认“保加利亚的整个能源系统已经完全落入俄罗斯手中”。
      顺着纳布科管道往下走,下一站便是匈牙利。黄昏时分,布达佩斯的一座山顶小公园内,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位牵着小狗的高个长者,他总是站在公园的高点,神情凝重地俯瞰布达佩斯全景。这个人是匈牙利油气集团公司(MOL)负责战略发展的副总裁瓦罗,前不久,俄罗斯苏尔古特石油公司(Surgutneftegaz)收购了他的公司。正是这件事让瓦罗深感不安,“苏尔古特是俄罗斯最不透明的能源公司之一,没有人知道它背后的大人物是谁。”这也是匈牙利人的“集体疑惑”,这件事最近曾上了当地主流媒体的头条,题目是“普京先生,站出来承认吧。”
      苏尔古特的老板是勃格丹诺夫,2000年俄罗斯大选中,普京正是在此人的鼎立协助下登上总统宝座。“神秘”的苏尔古特以高出市场价一倍的价格收购了MOL过半的股份,这个不合逻辑的行为在瓦罗看来却很容易理解,“MOL是纳布科联营体成员,成为它的大股东后,苏尔古特能够让纳布科项目在匈牙利遭受狙击”。
      纳布科和南溪项目的终点站都设在奥地利,俄罗斯的收购之手也已抵达了这个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与俄气关系密切的奥地利Centrex能源公司成为俄方的“先遣部队”, Centrex长期从俄气买进低价天然气,然后在国内抛售获利。德国明星周刊(Stern)曾通过Centrex的一个注册电话追查到其收益最终都流向了俄罗斯境内一栋前苏联样式的建筑之内。最近,Centrex和俄气联手购买了奥地利Baumgarten天然气贸易中心20%的股份,而这里将是两条竞争管道终点站。此前俄气还曾独立购买过Baumgarten30%股权,这意味中欧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存和销售系统已将其半壁江山交至俄罗斯手中。
      当然,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会让俄罗斯“费神”,比如塞尔维亚。在一次有关能源的记者招待会上,塞尔维亚能源部长杜桑明确向在场记者表示:“我们同俄罗斯关系良好。2030年之后,地球上依然拥有天然气的只有俄罗斯、卡塔尔、伊朗和土库曼斯坦,而俄罗斯将会是主导者,这四国组成的‘天然气欧佩克’将主宰全球天然气供给。”招待会上的一个小细节说明了一切:当杜桑不经意间露出了手腕上的一只豪华手表时,有记者以开玩笑的口吻追问手表来自何处,杜桑微笑着给出了两个字的简洁回答:“普京”。
      美国前欧亚能源外交专员史蒂夫·马恩指出,在政治热情的强力推动下,几乎所有政治家,无论对能源了解多少,都加入了这场喧嚣的大讨论,这使得纳布科在尚未得到充分的商业保障前便已破茧而出。“最关键的问题是,”马恩强调,“这些天然气从何而来?”
      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的阿塞拜疆是欧洲人最大的希望。俄罗斯人也知道阿塞拜疆对于纳布科的意义,今年6月,俄罗斯同阿塞拜疆签署了一项天然气购销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纳布科项目。而去年爆发的格俄冲突不仅震慑了格鲁吉亚,同时也警告了阿塞拜疆。
      4 欧盟联手行动后发制人
      最近几个月,纳布科项目的欧洲支持者已经开始采取联合行动以对抗俄方的种种阻扰。今年5月,欧盟同阿塞拜疆签署协议,双方承诺在阿境内修建直连欧洲的能源交易系统。紧接着,德国前外交部长约施卡·菲舍尔正式加入纳布科项目团队,因大力支持土耳其加入欧盟,费舍尔在土耳其非常受欢迎,他的加入迅速改变了土耳其的犹豫态度,欧盟终于在土耳其的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最终,7月13日,5个纳布科项目过境国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签署了管道协议。管道协议的签署令阿塞拜疆看到了希望,“我敢肯定,这个项目一定能够取得成功。”阿塞拜疆能源部长阿利耶夫自信地评价。
      安卡拉签字仪式上还出现了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人物——伊拉克总理马利基。重建中的伊拉克所拥有的供气潜力甚至有可能超过阿塞拜疆。如今的伊拉克,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库尔德人,都希望能将本国的天然气送往欧洲。前不久,匈牙利和奥地利的两家能源公司已经介入库尔德地区一个总价值达80亿美元的天然气田项目。不久的未来,我们很可能在纳布科的供气名单上看到伊拉克的名字。
      或许是因为在俄乌天然气争端及格俄战争中表现地太过激进,俄罗斯的外交形象正在变得模糊。美国副总统拜登近日毫不客气地批评了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俄罗斯的行为从本质上说是在勒索他国的天然气资源,结果是让纳布科由一个无人看好的项目变成了一纸协议。”
      俄罗斯的不依不饶的确给欧盟制造了不少麻烦,但欧盟—阿塞拜疆以及纳布科管道协议的签署可以说让俄欧双方打成了平手。时任欧盟轮值主席的巴罗佐曾在纳布科管道协议签署后自信的宣称:“我们已经击败了那些怀疑者,现在协议已经签署,我相信这条管道的建设将‘不可避免’,而不是‘可能’。”
      然而,虽然协议已签署,但纳布科项目依旧存在融资困难,在这个势均力敌的时刻,欧盟不应该过早“抛弃”俄罗斯。正如俄罗斯能源部长什马特科所言:“在得到熊皮之前,最好不要杀死熊。”高度一体化的欧洲拥有无与伦比的政治影响力和厚实的资本实力,俄罗斯则拥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对周边国家的控制力,在纳布科项目没有真正成为现实之前,俄欧间看不见硝烟的能源战争还将延续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2-4 02:44 , Processed in 0.05206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