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670|回复: 2

你转变观念为啥那么难?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09:26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8-12-15 09: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0.jpg
    品质源于技术 服务源于态度
    这是阿什卡微信公众号的第593篇原创文章
    首发于2018年12月14日

    1
    门一开,铃铛就会响,饲养员就会出现,狗粮就会摆在眼前。从来如此,颠扑不破。

    所以,这次铃响,汪星人照例流出哈喇子。然而饲养员并没有带来狗粮。

    铃声与垂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这只汪身上,二者却建立了因果关系。这是咋回事?

    巴甫洛夫认识到,这是“学习”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一大早就指出,当甲乙总是一起出现时,你看到甲,就会脑补乙,这叫“接近律”。比方说:

    你每次指着苹果,都对娃说Apple。慢慢地,你说Apple,娃就会想到苹果。这是关联性学习。

    娃一感冒,你就烧香祛邪。几天后,娃感冒就好了。屡试不爽。慢慢地,娃就会相信,感冒好的原因是烧香。这也是关联性学习。

    本来,汪应该看到狗粮才流哈喇子。但是,如今的狗粮,捆绑了额外的刺激条件:铃声。

    于是汪对狗粮的生理反射,慢慢就会与铃声产生关联:铃响=狗粮到货。

    捆绑越久,关联就越牢固。这叫“条件反射”,也就是“动物对特定制约刺激的反应”。这是学习的结果。

    可见,所谓学习,其实就是建立新联系的过程

    那么,狗看到狗粮,不用学习也会流哈喇子;被针扎,动物会躲开...这叫啥呢?这种天生反应,叫“非条件反射”。

    现在问题来了: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本质是啥呢?巴甫洛夫也搞坨不清。

    2
    巴浦洛夫迷惘之际,卡哈尔却对着显微镜如痴如醉。

    迷住这位西班牙神经学家的,是动物脑细胞的精微结构。

    01.jpg
    △ 卡哈尔手绘神经元结构

    这些灌木丛乱蛛网一样的东西,对瓜众来讲没啥意义,但卡哈尔却从中推出了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神经决定生物行为。而神经元之间,要相互联系才玩儿得转,但是它们买不起手机,只能自筹硬件甩网线,自建互联网。

    细胞网线叫做“突”,主要有两款:树枝一样甩出去的,叫“树突”;长线甩出的,叫“触突”。网线可以对接,也可以插细胞的USB接口。

    组装灵活便捷,用起来怎么样呢?也是高效低耗。实现“针扎而躲”,最简单的情况,只要两个“神经元细胞”就可以搞定:

    感觉神经元感受到被扎,就自动把这个刺激转化成生物电信号,通过网线,传送给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接到信号,就控制相关的肌肉收缩,完成一次反应。

    原理简单,却可以实现复杂的构架、高端的功能。

    人脑里有上千亿个神经细胞,它们彼此联网的可能形式,假设数量是B,这个B大得无法想象。阿西莫夫曾比喻:假设把宇宙中每一个粒子都变成宇宙,新宇宙的每个粒子又都变成宇宙——这些宇宙的粒子加在一起是数量A,与B相比,A趋近于0。

    如此精细复杂的联网和信号传递,构成了宇宙最精妙的结构,产生了神奇的功能,它可以记忆,甚至可以思考。对外界刺激进行反射,只是最起码的功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09:26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09: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3
    生命以繁衍、存在为目的。生命过程,就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不断做出反应的过程。

    有些刺激,性命悠关,你反应恰当,才有机会活下去,才有机会生娃。比如被针扎会疼会躲;肚子空了会饿会吃;嗅到异性气味会被吸引,等等。

    这都是巴甫洛夫说的“非条件反射”,它的本质就是神经元联网。天生就有,被硬件化、固化,成为本能。

    遇见一头巨蜥,本能让你远远躲开,而不是凑过去确认它真会咬人再离开。

    对生命来讲,本能最重要,也最好用。因为硬件化,不经学习就会用,使用效率也就最高。而在自然界,效率就是生命。

    把本领本能化,最舒爽。但是,世界太复杂,生命形式越高级,活动就越复杂,应对的环境也越复杂。所以,对高级生命来讲,指望娘胎打包附赠所有本领,那是不可能的

    好在,生命为我们预留了学习空间。

    前面讲了,所谓学习,是建立新联系的过程。那么,“建立新联系”的本质又是啥呢?

    上世纪中期,加拿大的赫布指出,所谓学习,落实到生理层面,同样是建立神经细胞的新联系——或是更新连接,或是更新连接强度。

    赫布定律逐渐被证实:如果两个神经细胞总是被同时激发,那它们之间的连接就可能变强,信号传递效率就可能更高。

    铃声、狗粮总是同时刺激二哈,那么,在二哈大脑中,听铃声的细胞群A,与流哈喇子的细胞群B,就总是同时被激发。于是,AB就会建立连接、加强连接。强到一定程度,刺激A,就会激发B。

    4
    是的,学习的本质,就是更新神经细胞的连接,记忆如此,认知亦然。

    这个连接越强,记忆就越牢固,你对这个认知也就越确定。最高境界就是认知硬件化、本能化。

    你以为自己会“思考”,所以可以摆脱硬件控制?谈何容易!

    思考的过程,只是利用现有神经网络结构传递信息。而神经电信号传递,遵循最省原则——连接越强,“电阻”越小,信号越容易滑过去。

    一感冒,你就烧香祛邪。几天后,感冒就好了。这成为你的记忆。屡试不爽后,记忆更加深刻,根据你观测的事实,你会得到一个认知:烧香治感冒,灵着呢。

    当别人指出,事实上,烧香其实不能治感冒。你会反感,是生理反感。因为,这与你大脑神经网络的硬件不兼容。你对这个认知越确定,反感就越强烈。你的认知之车顺畅地驶在熟悉的路上,突然被别进一条陌生胡同,怎不手忙脚乱、怒发冲冠。

    如果你不冷静下来,识别一下:是否这个胡同才是真相之路?那么,你就会想方设法退出胡同,回到老路。并且,你一定会找到合适的理由:我祖祖辈辈烧香治感冒,还能有错?我烧好了,我二大爷的街坊也烧好了,还能有错?你非要否定它,什么目的?!

    瞧,有事实,有论证,你会对自己的雄辩感到满意,于是进一步确认了这个认知。

    5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考前突击背单词。因为这是强行建立大量新连接。

    人世间最恐怖的事,是背完单词后,发现汉字注释印串了行。因为这需要扯断旧连接,再建新连接。

    外界刺激不断,每个人都在被动或主动地更新认知。但由于认知有舒适区、恐惧区之分,所以更新方式选择也有不同:

    挖井式:在舒适区不断挖坑,不断确认原有认知,越陷越深,最终坐井观天。

    挖井式的最高境界,就是疑邻盗斧的升级版:就算在谷堆里找回了斧子,你也会认为这是邻居放回来的,为了麻痹你,将来好把你的镰刀锄头耙子一锅端。

    达到这个境界,你掌握多少事实也没用,你会想方设法动用它们来为你挖坑,挖的越深,你越舒适,越有成就感。实在不能助你挖坑的知识和事实,你不信。你就是阴谋论产品的消费者、推销员和加工厂。

    攀岩式:不断离开舒适区,向恐惧区攀登。随着视野拓宽,原有认知被颠覆、被刷新。旧连接常常被扯断,新认知还没完全硬件化就被刷新。这很不舒服。但接近真相的渴望战胜了恐惧。

    攀岩式没有最高境界,因为认知更新、拓展没有边界。

    02.jpg

    进一步确认容易,但改变和拓展很难,因为要改的是神经网络结构。

    所以,确认原有认知的冲动,你、我、他,Any one,人人都有,程度不同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你试图说服别人转变观念,结果却往往进一步巩固了他原有观念的原因。

    6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效应,叫“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简称“达克效应”。它揭示了一种认知偏差:认知能力越差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认知越自信。

    03.jpg

    网上流传甚广的是上面这张图。它大致没错,但经过了玄学式加工。比如把“不知道自己知道”作为大师级最高境界。这让很多真不知道的人误以为自己“顿悟”到了最高境界。

    实际上,认知最高境界并不存在。并且事实是,大师很清楚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所以,我们还是看下面这张:

    04.jpg

    由图可见,获得初始认知阶段,人的自信迅速上升,很快到达顶峰,成就感、自信心爆棚。

    这是最舒适的区域。所以,当新观念与原始认知相冲突,人会从潜意识就开始抗拒。

    很多人抗拒成功了,认知硬件化,留在这个顶峰,爽到飞起。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其后看到的所有事实,获得的所有新知,都可以拿来为其保持在这个顶峰而服务。

    部分人怀疑原始认知,试着接受新观念。当旧连接撕裂、三观崩塌时,随着认知的辞旧迎新,自信迅速滑落。心里越来越没底,挫败感、恐惧感如影随形,如蛆附骨。

    一些人开始主动接受新知识,随着新三观的建立和更新,自信重拾,缓慢上升。但永远不会达到当初那个顶峰。

    吊诡的是,每个人看到“达克效应”图,都以为自己在右边某处,而与自己观点对立的人在左侧山峰。

    这正是达克效应的真实映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09:26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09: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7
    那么,有没有啥办法,认清自己的真实位置呢?其实办法有,但太复杂。

    简单办法倒是有一个,只是身在左侧的人不容易相信,所以这对左侧的人基本无效。

    办法是自我灵魂拷问:
    我有没有经历过三观的崩塌?
    我有没有长时间经历过对自己无知的恐惧?
    我是否确信世界在变化,知识在发展,认知要更新?
    我是否相信人不可能一开始就获得真理?
    我对世界的认知是不是在不断更新?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就在左侧。

    那么,出路在哪里?

    8
    小和尚下山去化斋,老和尚有交待: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见了千万要躲开(初始认知)
    走过了一村又一寨,小和尚暗思揣(新信息)
    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探索与怀疑)
    老和尚悄悄告徒弟,这样的老虎最呀最厉害(挣扎)
    小和尚吓得赶紧跑:师傅呀... 坏坏坏(岔路口)
    老虎已闯进我的心里来,心里来(烛光)

    怀疑老和尚,学习小和尚。
    甚至,比小和尚还勇敢,才行。

    -END-

    相关科普:
    0.jpg




    (关注微信号 每期早看到↘)



    --------------版权声明--------------

    阿什卡原创文章
    转发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6-3 00:09 , Processed in 0.0850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