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将恢复对伊全面制裁引发石油供应紧张担忧是10月前国际油价不断冲高的主要原因。10月份开始,美国中期选举进入冲刺阶段,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发表言论对国际油价施压。10月17日突发沙特记者卡舒吉被杀事件,市场对沙特为缓解来自美国压力而增产的预期大大增强。
11月5日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正式生效,但给予中国、中国台湾、印度、韩国、日本、希腊、意大利和土耳其等8个国家和地区180天豁免期,这一结果远远超出市场预期,进一步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挫。展望后市,四季度全球石油市场面临较大供应过剩压力,基准情景认为12月5日“减产联盟”会议将适当调整产量政策以维护市场平衡,从而对油价构成一定支撑,预计12月布伦特均价范围60-65美元/桶,2019年一季度为63-67美元/桶。
国际油价跌势凶猛
10月份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价格分别由10月3日86.29美元/桶和76.41美元/桶的近四年高点降至11月13日的65.47美元/桶和55.69美元/桶,降幅分别达到20.82美元/桶(-24.1%)和20.72美元/桶(-27.1%),布伦特油价创2018年2月中旬以来最低,WTI油价创2017年11月下旬以来最低。
截至11月13日,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均连跌12个交易日,创史上最长连跌纪录,跌幅分别达到11.9美元/桶(-17.6%)和12.15美元/桶(-15.7%)。13日,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分别下跌4.65美元/桶(-7.1%)和4.21美元/桶(-6.6%),布伦特创今年7月下旬以来最大单日跌幅,WTI创近三年最大单日跌幅。11月20日,2019年1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开盘价66.84美元/桶,WTI开盘价57.38美元/桶,较一周前略有回升。
国际油价为何急转直下?
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下降近两个月,随着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OECD、IMF等国际机构纷纷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估,市场对全球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速放缓的担忧情绪日渐加深,成为10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挫的重要原因之一。
IMF在10月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8年、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均下调0.2个百分点至3.7%,这是IMF自2016年7月以来首次调降全球经济增长预期。IEA、EIA、OPEC也不断下调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估。11月报告对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估分别为131万桶/日、152万桶/日和150万桶/日,相比其今年最高预测分别下调16万桶/日、28万桶/日和15万桶/日。我们预计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同比将提高130万桶/日,低于去年的150万桶/日。
增产幅度超远超伊、委供应降幅
5月份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将恢复对伊制裁之后,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减产联盟”于6月底决定将综合减产执行率从5月份的147%降至100%。根据欧佩克数据,10月相对5月来看,伊朗和委内瑞拉原油产量分别下降52.6万桶/日和21.7万桶/日,合计减少74.3万桶/日。同期,不含伊朗和委内瑞拉的欧佩克10国共增产121.3万桶/日。其中,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伊拉克三个国家分别增产61.3万桶/日、29.8万桶/日和19.2万桶/日。此外,未受减产协议限制的利比亚、尼日利亚共增产29.5万桶/日。
10月,非欧佩克减产参与国减产执行率降至32%,相比5月增产21万桶/日。其中俄罗斯10月产量达到1179万桶/日,创下前苏联解体以来的最高水平,相比5月增产44万桶/日。总体来看,6月份以来不含伊朗和委内瑞拉的欧佩克减产参与国增产121.3万桶/日,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减产国增产21万桶/日,未受减产协议限制的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两国增产29.5万桶/日,合计增产了171.8万桶/日,累计增产幅度约是伊朗和委内瑞拉原油产量降幅之和74.3万桶/日的2.3倍。
美国原油产量不断创新高
尽管今年下半年开始美国二叠纪盆地的管道运输瓶颈限制了原油产量增速,但美国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增长态势。10月份,美国月度原油产量达到1145万桶/日,相比5月提高99万桶/日。11月9日当周,美国周度原油产量进一步增至1170万桶/日,已与俄罗斯产量水平基本相当。预计2019年上半年美国原油产量便将突破1200万桶/日。
供应过剩导致原油库存超预期增加
根据IEA最新月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分别供大于求10万桶/日、60万桶/日和90万桶/日。9月OECD商业石油库存反季节增长,至28.75亿桶,相比过去五年平均水平仅低800万桶。整个三季度,OECD商业石油库存累计增长5810万桶(63万桶/日),为2015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量,且IEA预计10月OECD库存可能会超过近五年平均水平,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此外,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仍处在季节性上行通道,截至11月9日当周连续8周大幅增加4792万桶,加剧了市场对供应增加的担忧。
产油国政策调整滞后于市场变化
在供应过剩越来越明显情况下,10月份以来一些突发事件对油价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10月下旬,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发酵,沙特迫于美国压力明确表示在有必要时将进一步增产,且产量能较当前较高水平进一步提高100-200万桶/日,成为油价大幅下挫的重要推力。11月11日,沙特表示欧佩克应较10月水平减产100万桶/日以维持市场平衡,但招致特朗普再度发推施压——“希望沙特和OPEC不会再减产,根据供应情况油价应该比当水平低很多”,此言一出立即引发投机者大量减少对油价上涨的押注。
截至11月6日当周,布伦特和WIT原油期货投机净多仓分别降至18.59万手和40.37万手,创2017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另外,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执行官发声表示没有必要减产,也增加了“减产联盟”减产决定的不确定性。
未来谁能稳定市场?
从主要产油国财政收支平衡油价水平看,根据IMF数据,2018年沙特约为70美元/桶,而俄罗斯经济仍处于复苏进程中,油价水平仍是决定性因素。今年3月,沙特曾表示,沙特和俄罗斯正考虑签订一份期限为10年至20年的原油减产长期协议,以达到调控全球原油供应、稳定原油价格的目标。这意味着短期“减产协议”将向长期“减产合作联盟”转变,这将实质性改变现有的国际石油合作机制和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格局。
目前来看,减产联盟调控油价的区间为60-80美元/桶。当油价过低时,产油国启动减产模式,油价过高时,产油国将释放产能。根据IEA数据,今年四季度全球市场对欧佩克原油产量的需求为3210万桶/日,相比其10月产量水平低近90万桶/日。如果伊朗出口量保持稳定或小幅下降,且“减产联盟”不调整产量政策,则四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继续供大于求。2019年一季度作为石油需求的相对淡季,市场对欧佩克原油产量的需求将为3070万桶/日,相比其10月产量水平低近230万桶/日,市场供应过剩压力仍较大,以沙特和俄罗斯为首的“减产联盟”必须削减产量才能达到供需平衡。
基准情景认为,12月5日“减产联盟”会议达成适当调整产量政策以维护全球市场供需平衡的可能性较大,从而对油价构成一定支撑,国际油价继续大幅下挫的可能性较低。预计12月布伦特均价范围60-65美元/桶,四季度均价范围67-71美元/桶。预计2019年一季度国际油价环比回落,布伦特均价范围63-67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