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l_ming 于 2018-2-28 21:02 编辑
明老师找油-35-“死人不会说话”与地质统计学调参(4) 前两期讨论了“死人不会说话”,也看了国际大牛在样本缺失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统计学研究,以及在砂泥岩情况下如何分析,,实际上说到强非均质性,大家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的是现今地表的喀斯特地貌--溶洞。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如闻名于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娄底梅山龙宫,它们就是由于水和二氧化碳的缓慢侵蚀而创造出来的杰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的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如果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上滴落,随着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挥发,则析出的碳酸钙就会积聚成钟乳石、石幔、石花。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了,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欣赏如此美妙的景色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但是在地学研究时碰到这样的储层可就就要让人抓狂了,因为它的非均质性实在太强了。 好在有了三维地震技术,溶洞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在杂乱背景下的强振幅反射,呈“串珠”展布,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找到溶洞所在,钻井成功也就不难了。 但找到溶洞钻井成功是一回事,要想对溶洞型储层的分布进行精细刻画,算准洞的大小、洞内储层物性以及含油性,来进行高效开发则是另一回事,这需要地质建模,但难点显而易见: 1、 所有钻井基本都在强串珠储层上,非储层基本没有样本点,采样属于严重偏态 2、 几乎所有钻井在刚刚钻到储层后就会放空漏失,因而不得不完钻,导致储层段没有测井曲线 3、 还有一些钻井打到溶洞储层内部,没有放空漏失,测井为致密灰岩,(很可能井恰好打到溶洞中央某个钟乳石上或者溶洞边壁)但经过酸化压裂,之后沟通周围储层,形成产能,这时显然井上虽有曲线但并不代表周围储层。 此时利用钻井资料去统计地质统计学变程,之后进行地质统计学模拟的流程彻底失效。 那该怎么办呢?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地质模型的呀! 前面提到,在选定井位时是用三维地震来帮助我们找到溶洞的位置,那我们在建模阶段依然可以用三维地震帮助我们。只不过这时需要开展地震反演,在开展统计学反演的过程中,一定要剔除那些井震严重不符的井,不让他们参与运算,统计学反演的变程选择需根据地震串珠在平面的分布进行测试,反演的一个很大好处在于它要在每一个地震道进行地震合成记录制作,并将其和实际地震资料对比,使其误差尽可能小,这样统计学变程的影响就小了很多。我们就可以根据地震反射强度反算地震反射系数,之后再得到地层波阻抗,进而得到地层孔隙度分布和储层平面展布,这样地质模型也就搭建出来了。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有点晕了,还是看图说话吧。 这是中国西部某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一个地震剖面,可以看到在杂乱背景下的那些强振幅就是溶洞的响应,但让我们困惑的是,到底地下溶洞到底长什么样,在垂向上有几个洞?洞顶在什么位置?洞的体积到底多大? 洞内装的是什么流体?,诸如此类的有很多问题都很难说清楚。 钻井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在目的层段各种测井曲线显示没有储层, 对,就是“没有储层”,GR等表明是纯的灰岩,声波、密度、中子表明非常致密,没有储层,电阻率也很高,没有储层。
那是不是就是没有储层呢? 后期压裂显示,通过压裂和周围储集空间沟通,后期仅两个月时间该井就产油3000多吨,表明周围确有溶洞存在。
此时用常规地地质统计学建模的思路彻底不干活了undefined 利用统计学反演技术可以很好刻画储层展布! 基于统计学反演的结果,就可以进一步把洞穴储层三维展布以及内部物性变化雕刻出来,如上图就是碳酸盐岩孔隙度体在洞穴内部的变化。有了这些模型,就可以进一步地质模型建立和油藏数值模拟,为开发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