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品质源于技术 服务源于态度 这是阿什卡微信公众号的第483篇原创文章 首发于2018年2月14日 ▽
过年贴春联,是弘扬传统文化?错。
贴,只是传统。写,才是文化。
问题严重了,不会写春联咋办?
你今年运气真好,恰好小编练过几天,10分钟教会你!
1
春联,是对联艺术的春节版。
早在2千多年前,诗经里就萌芽了对联,比如先秦的《采薇》:
瞧,上下两句,字数相当,语意相关。而且同一位置,词性相同,也就是代词对代词(昔→今),动词对动词(往→来)等等。
视觉、听觉、语意上全方位对偶,工整唯美。
如此精美的语言形式,怎么那么早就出现了呢?要知道,那时,汉字还处于初级阶段。
这是由于,汉语本身就是艺术语言:一字一音,一字多用,组合灵活,意象万千。
所以,只要使用汉字,这种极致对称美,就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而其他文字,要想凑出一副对联,就勉为其难了:
看上去对称。但读起来,就不对了。怎么呢?上下联的发音次数不相对。
比如Eat发两次音,Study发三次音。对不上。
有没有可能把发音次数也对上呢?有的:
这是写石油软件的对联。单词数、发音次数都对上了。但是从英语语音学的角度,音节没对上。
2
说回汉字。
对偶句,作为一种专门的语言艺术,起于1800多年前汉末的骈文。骈文辞藻华丽,讲究对仗工整。
最早出土的对联,是三国时期的:
这副对联很一般。但毕竟,对联开始独立表达了。
那时,古人很纳闷:同样是文笔优美的句子,为啥念起来,有的顺口,有的拗口呢?
到了南朝,人们慢慢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音律。也就是文字音韵的规律。
挺正常一句话,为啥那么难读?看看拼音就知道。
短短一句话,两个声母L、Y,两个韵母i、ü,相互穿插缠绕,所以念起来特别拗口。
这就是绕口令的秘密。
而吟诗作对,和绕口令正好相反,讲究音韵相谐。顺口、好读的,才是好句子。
3
看上去文笔也不赖,音韵也不拗口,但读起来却不美,为啥?
因为声调不行,都是平声,并且都是第二声。
音乐好听,就是声调、音高变化协调。如果每次只按一个琴键,那就是噪音。
文字也是一样。
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我们今天不讨论。
现代汉语也有四声,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我们只要记住: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平仄协调,音调才美:
再读读,意思基本没变,但意境、美感,却是云泥之别。
句子中的关键部位,也就是每个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平仄交替。
上下句的关键部位,平仄相对。
4
掌握了音律,骈文就成了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斗唱。好看好听又好玩。
于是后来发展出律赋、律诗,唐宋科举就考这个。
所以,大唐诗赋,猛人辈出,随处都是好联、名联。
瞧,格调高远,音律和谐,美不胜收。
论律诗,杜甫同学是巅峰。诗中的名对,俯拾皆是:
——杜甫·登高
同句之中,平仄严格交替。
对句之间,平仄严格对仗。
这种最标准的格律,叫做马蹄韵。读一读,如马踏香径,自带节奏,当心美翻哦。
不会写对联,就没法写律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