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金正纵横油气咨询 于 2017-9-20 17:19 编辑
近日,国家相关部门开始制定国企改革细化方案,其中,薪酬改革成为下一阶段的重头戏。据悉,本轮薪酬改革主要向市场化方向靠拢。
就石油企业本身而言,管理岗位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竞聘,更多的“一把手”将从市场中产生,同时,石油人的薪酬也将趋向于差异化和透明化。这意味着,这轮改革过后,石油人的岗位不再是“铁交椅”,工资也将“活”起来。
跟“一聘定终生”说再见
随着国企的管理层更多地从市场中产生,关键性的薪酬改革也开始启动。种种迹象表明,下一步以市场化薪酬为主体的改革将提速。
“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员工能进能出”的现象将大大激发石油企业的活力。
推行薪酬改革并非是新鲜事,近年来,部分企业陆续试点,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是企业管理层的市场化任聘。
所谓市场化任聘,就是指员工公开竞聘上岗。
日前,中石化官网发布一则重磅招聘,将以年薪70万公开招聘子公司首席执行官。此次招聘参考职业经理人体制,绩效奖金与业绩挂钩。在管理层选拔上打破石油系统“终生制”。
而作为国内石油公司的老大哥,中石油早在去年率先试点市场化聘任。
去年9月,中石油休斯顿研究中心全体处级员工试行竞聘,打破了原来“一聘定终生”的制度。此外,能否竞聘上岗需要员工集体投票决定,休斯顿技术研究中心领导班子的票数占30%,员工占70%。竞聘者得票数必须超过70%以上才能顺利上岗。
竞聘人员上岗后按实际岗位取薪,岗薪一致,冻结原有档案工资及行政级别,竞聘不上的也不再保留职级待遇。
对于竞聘成功的员工来说,这并非一劳永逸,同一岗位的任期只有三年,三年后将再迎来新一轮聘任。
此次试点推行之后,中石油旗下单位纷纷呼应,国际钻井公司、大庆油田、新疆油田、西南油气田等多个单位实行管理岗位竞聘上岗,激发了人才队伍活力。
石油人薪酬:干多干少不一样
除了人员聘任上发生变化外,此次薪酬改革还将涉及到一个重要内容:市场化薪酬。对广大石油人而言,这一轮市场化薪酬改革,将使能者、多劳者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
简单来说,市场化薪酬就是指薪酬不再由层级决定,而是随岗位变动。对石油行业而言,就是实行定岗定薪、岗变薪变,薪酬水平将依据绩效情况“能增能减”,充分调动员工活力。
对于如何实现薪酬“能增能减”,各油田出台了不同的办法。
今年8月,江苏油田提出开展薪酬差异化分配试点工作,选择采油一厂兴化采油管理区、采油二厂黄马采油管理区和运输处进行试点,在健全员工个人业绩考核制度等基础上,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员工个人业绩考核为核心的奖金分配制度。
这一措施将合理拉开同岗位不同业绩员工间的收入差距,同时向一线艰苦缺员岗位和外部市场人员倾斜,彻底告别“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预计到今年底,江苏油田将全面启动油田薪酬差异化分配改革工作。
除了体现薪酬差异化之外,中原油田在调动员工积极性上,提出了新思路——承包经营。通过承包经营,可以改变老油田人多油少、机构死板的现状。
而在薪酬考核方面,中原油田按照业绩完成情况实行分类考核,合理拉开盈利与亏损、指标完成与未完成单位的绩效差距。其中,油气生产单位、科研单位、专业化服务单位按利润超缴或减亏额的50%考核兑现。事业单位按成本费用节余额的50%考核兑现。
此外,作为国内第四桶油,延长油田也在逐步完善薪酬制度。今年以来,延长油田陆续召开会议,选取薪酬改革示范区,将采用岗位绩效工资制,以效益为导向,打破平均主义,实现薪酬的内部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