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2010年,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一种以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为核,外壳包裹超疏水材料形成的磁流体,在墨西哥湾漏油清理中,成为一种突破性的新方法。通过毛管力的作用在表面吸附原油但是不吸水,然后在磁场作用下控制磁流体的流动实现回收。
印度矿业学院利用磁流体的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在压裂前置液中加入磁流体提高采收率的方法。采用油酸钠包裹Fe3O4磁性纳米粒子,粒子尺寸在5nm~10nm。
在压裂造缝过程中,纳米颗粒同步混入前置液,随着前置液滤失进入地层中,波及范围很大。压裂结束后,在井筒中施加强电磁场,在磁场作用下,颗粒被磁化,和吸附的原油一同形成磁流体,沿着磁场方向流动最终被采出。采出的磁性纳米粒子可以分离出来并循环使用。
图1 产生的磁场的电磁铁
图2 电磁场作用下磁性粒子的运动
图3 磁性粒子吸附采出吼道剩余油
由于纳米颗粒表面是超疏水的,因此只吸附原油,不吸附水。油酸钠处理过的纳米粒子也不容易在压裂液中聚结,纳米级的尺寸确保了粒子的悬浮性、吼道通过能力和足够的吸附表面积。
实验结果表明,在224.5˚C~388.6˚C的高温下油酸钠才会分解,纳米粒子可以通过很小的毛管,这一技术在低渗透油藏、稠油油藏、HPHT油藏和高含水油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来源:石油工程科技动态)
【提示】文章链接 (点击可查看下文)。若想获取更多国内外油气最新技术及装备信息,请关注金正纵横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金正纵横(或jzoilgas)。若有油气相关问题待解决,请找“金正纵横咨询顾问”,微信号:jzzhguwen。 联系电话:010-58486398 QQ: 1500348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