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石油网|石油技术交流|石油人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查看: 1940|回复: 6

最新裂缝解释案例分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09:26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6-1-28 11: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下载丰富资料,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阳光石油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欢迎注册

    x
    00.jpg



    最新裂缝解释案例分享

    作者:徐辰



    西部某区块储层以砂砾岩、细砾岩为主,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物性差,为超低孔特低渗油藏。全区储层物性区别不大,试油结果却截然不同,产量高者可达几十吨/天,产量低者仅为几吨/天,甚至不出。认为本区为孔隙-裂缝双重介质储层,油气分布与富集主要与裂缝发育规律有关,由此重点开展了裂缝解释及预测的相关研究。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采用我公司成熟的裂缝解释方法,即逐点检测模式判别法,基于岩心裂缝描述与成像测井解释成果,优选裂缝测井曲线组合,确定裂缝-测井响应模式,进行逐井逐点裂缝识别,建立单井裂缝数据库。

    01.jpg

    △图1 常规测井裂缝响应模式

    实际项目应用岩心描述与成像测井共3口建立解释模型,2口井为模式验证,共解释工区内16口的裂缝。解释结果与岩心及成像测井解释的吻合率超过70%(图2)。单井裂缝解释结果与地震储层反演结果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02.JPG
    △图2 测井解释裂缝吻合率   

    后经验证,裂缝发育情况与试油产量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在裂缝发育的油层中才能获得较高的油气日产量,裂缝不发育的油层渗透性差,导致产量低甚至无产量。如图3所示,上部和底部的试油结果稍差,在单井裂缝解释完成后,新添加了中部层位试油,试油结果远好于其他部位,而这与单井裂缝解释结果是吻合的。

    03.JPG
    △图3 裂缝发育与试油结论





    (关注微信号 每期早看到↘)


    --------------版权声明--------------

    阿什卡原创文章
    转发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7-2-26 17:13
  • 签到天数: 30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6-1-28 16: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27 10:28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6-1-29 01: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投产还是压裂投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09:26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4: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09:26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4: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星宁 发表于 2016-1-29 01:39
    直接投产还是压裂投产呢?

    您好,代作者回答:该区块主要是压裂生产,但是压裂的效果与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有直接的相关关系。
    谢谢您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27 10:28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6-1-31 1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萝卜锅 发表于 2016-1-29 14:58
    您好,代作者回答:该区块主要是压裂生产,但是压裂的效果与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有直接的相关关系。
    谢谢您 ...

    你好,谢谢您的答复。1.天然裂缝只是反映储层初始状态(未压裂之前)的渗流能力,对产能起着直接作用的储层改造后(压裂施工之后)的近井筒地带的渗流环境。 2.“但是压裂的效果与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天然裂缝只是影响压裂改造效果的因素之一,井筒周围储层所具备的岩石力学参数(如杨氏模量,泊松比,弹塑性等等)以及横/纵向应力场的分布才是直接影响压裂改造SRV的体积大小和分布特征。

    3. 比较好奇如何通过0.125m(采样间隔)最小分辨率的测井曲线去表征和识别0.01m的缝宽都不到的天然裂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1 09:26
  •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09: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星宁 发表于 2016-1-31 11:33
    你好,谢谢您的答复。1.天然裂缝只是反映储层初始状态(未压裂之前)的渗流能力,对产能起着直接作用的储 ...

    再代作者答复:
    1.天然裂缝并不直接与产能相关,只是影响压裂效果的一个方面,本案例中,基质储层岩性类似,物性差且相对均质(测井曲线层内变化不大)试油试采中发现,裂缝发育段更可能聚集油气,且开采难度低,所以对天然裂缝进行分析。

    2.裂缝除了张开度还有延伸长度和密度,并不是对测井某一个点的值的影响。识别中优先选择分辨率高的测井曲线,如用HAC代替AC,其次,能识别最小裂缝微裂缝的是薄片观察,然后依次是岩心观察,成像测井,常规测井,这种方法主要是建立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的关系,对没有成像的井进行分析,并不能识别出每一条裂缝,也会有一定的深度误差。

    谢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4-6-2 23:28 , Processed in 0.0717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