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确保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实现的攻坚阶段。安全生产既要妥善解决长期积累的问题,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
一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职业危害严重。2010年发生各类事故约36.3万起,死亡7.9万人;发生重特大事故85起;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群体性职业危害事故多发。
二是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煤矿、非煤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交通、能源等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日趋明显,安全生产保障难度加大。从业人员安全技能与自我防护能力亟待加强,部分企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老化陈旧,安全管理水平低。轨道交通、隧道、超高层建筑、城市地下管网等施工、运行与管理的新老安全生产问题聚集,安全风险加大,面临重大考验。
三是监管监察及应急救援能力亟待提升。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装备配备不足,安全生产技术支撑能力欠缺,安全监管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科技进步和企业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的变化,使依靠行政管制、人盯死守的传统监管监察方式和手段难以为继。现有应急救援基地布局不合理,缺乏应对重特大事故灾难的大型及特种装备。部分重大事故致灾机理和安全生产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研究尚未取得明显突破。
四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权益面临新的考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不断增大,广大从业人员“体面劳动”的意识不断增强,对安全监管效能、事故灾难应对处置能力、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加强职业安全监管、有效改善作业环境,确保全民职业安全健康有了更高的期待,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十二五”时期,国家确定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为解决深层次、结构性、区域性的安全生产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安全生产工作进入以实现安全发展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时期。|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阳光石油网 ( 鲁ICP备2021003870号-1 )
GMT+8, 2025-2-2 16:00 , Processed in 0.023848 second(s), 17 queries .